七年级:《行道树》课堂实录及评点

  2009-04-30 15:10:52  
七年级:《行道树》课堂实录及评点 7 《行道树》课堂实录及评点 授课人:四川省郫县犀浦实验学校 康念菊 整理、评点:四川省郫县教委教研室 戴 伟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兰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七年级:《行道树》课堂实录及评点

    7 《行道树》课堂实录及评点          
    授课人:四川省郫县犀浦实验学校  康念菊
    整理、评点:四川省郫县教委教研室 戴 伟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兰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
    男生答: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
    师:说得不错。哪位同学还能说得再细致具体一些呢??
    女生答: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很多行道树。?
    师:说得太好了。你喜欢这些行道树吗??
    女生答:喜欢。?
    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全班答:喜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呢?是喜欢兰天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学生笑,有人说“都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师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喜欢的行道树是怎样的一种树。
    二、朗读练习,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读完后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学生读完课文后,马上就有人举手发言)?
    生:本文给我们介绍了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生:本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自述。?
    师:好!两位同学分别从文章主题和写作手法来谈,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学生自由朗读,并在书中圈点勾画,很快,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最喜欢第3自然段,因为这段告诉了我们行道树的痛苦是它自己选择的。?
    师:你能把这段读给我们听一听吗??
    生 朗读第3自然段,读完之后全班鼓掌。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的掌声是给你最高的评价。(全班同学再次鼓掌)我们再请一些同学来谈一谈,读一读。
    生: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它告诉了我们行道树生长的环境。我喜欢其他树生长的环境,更喜欢行道树的生长环境,它懂得奉献。?
    师:说得太好了。你把这段也读一下吧。?
    生 朗读第2自然段。
    师:她读得如何?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生:她读得没节奏,没感情,声音小。?
    师(笑):哦,是这样的吗?你给我们读一读吧。?
    生 朗读第2自然段,读后,学生鼓掌。
    师:读得好!朗读不光要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还要有感情,语调抑扬。下边的同学可得多注意朗读要求,向他学习啊。请同学们继续谈。?
    生:我喜欢最后一句。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是忧愁而快乐的树。?
    师:你读来听一听。?
    生读。全班掌声鼓励。
    生:我喜欢第5自然段。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最自豪的时刻是清晨。?
    生 朗读第5自然段。同学鼓掌。师环视教室,无人举手,便再次强调朗读的要求,然后要学生再齐声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师:下面我们要进入攻坚阶段,对内容进行具体探究。大家还是按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
    (学生分小组学习,老师行间指导,约5分钟后)?
    师:现在请各组把你们“合作探究,互问互答”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我们集体探究。?
    生:我们的问题在第3自然段。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师:这个问题提得太有价值,太有深度了,我们得好好探究一番。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谈谈你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究??
    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生(补充):因为神圣的事业是要付出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
    师:在课文中能找出描写痛苦的词语吗??
    生纷纷答:能。“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忧愁”“堕落”。?
    ?
    生:给市民带来快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加点的词语系板书部分,下同)?
    师:刚才有同学说了“神圣的事业是要付出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生纷纷答:“以苦为乐”,“奉献精神”?
    ?
    生:“好人”“伟大的人”。?
    生(补充):“大写的人”“奉献者”。?
    师:答得太好了。是的,这些人叫奉献者,行道树象征了这种奉献者。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请同学们下去搜集一下,写在素材本上。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提问题。?
    生:第2自然段中说“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堕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堕落”在这里指它们远离了森林,远离了它们的伙伴,是行道树的主观感受。?
    生:我觉得这里的“堕落”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堕落”不同,它是行道树同森林里的伙伴相比较说的,好像是一种幽默的说法。?
    (师肯定。学生继续就“合作探究,互问互答”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集体探究)?
    生:我们组认为第4自然段有两句话不好理解。“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既然是“别人都不迎接”,为什么“我们”去了??
    生:这是假设。?
    师:只是假设?能不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思考。?
    生:因为别人都不去,“我们”就去了。“我们”去是命运安排的,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很好地体现了奉献精神。?
    师:回答得有道理。要理解课文中的疑难问题,一定要结合课文,看看前后是怎么说的。这就叫“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同学们继续提问题吧。?
    生:我们的问题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
    师:大家认为这两个词矛盾吗??
    生齐答:不矛盾。?
    师:为什么?谈谈理由吧。?
    生:不矛盾。因为“忧愁”是说它有抖不落的烟尘,人们不重视它,“快乐”说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
    生:“忧愁”是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我们”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绿阴”,为城市制造清新。?
    师(指着板书):对,“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果。文章正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这时铃声响了)?
    师:今天我们就探究到这儿。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我们下来继续探究交流。下课。??
    附板书:
    行 道 树
    张晓风
    【评点】?
    《行道树》是人民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