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方案

  2009-04-30 15:10:42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方案 19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实施方案 重庆市万州区江南初级中学 徐孝栋 教学目标 l.知识与能力 ①速读课文,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②提高理解、归纳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交流、探究 ②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方案

    19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实施方案     重庆市万州区江南初级中学 徐孝栋      
    教学目标
    l.知识与能力
    ①速读课文,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②提高理解、归纳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交流、探究
    ②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坚信有梦想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月球乃至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相信只要有梦想最终就可以实现。
    教学方法
    1.师生间和同学间的讨论式多向交流
    2.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3.(开放式)探究法
    教学准备
    1.教学媒体。
    2.了解月球及宇宙知识;做好课件并搜集与太空相关的网站。
    3.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并上网查询资料。
    教学设想
    本文为一篇科普小品文,教学中以正确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内容,感受科学氛围。利用文本提高理解、筛选、归纳能力的同时,激发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引导学生创新,教师首先要创新,所以,我在处理这篇看似平淡无奇的文本时,脱出窠臼,挖掘出了一个不同于常规思维的主题──只要有梦想,(去努力)总会有成真的一天!并将其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合文本及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营造出民主氛围。
    教学过程
    【导入】
    (寻梦的)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却在人类心中唤起亘古不变的梦想(课件:嫦娥奔月、敦煌飞天)。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先萌生飞天梦的民族,追寻着梦想,我们已经在奥妙无穷的太空中留下串串足迹(课件:“神六”升空──中华儿女多奇志,敢教神舟傲苍穹!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环绕地球在太空中飞行77圈,胜利归来)。伴随着不懈的追求,凭着智慧和勇气,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这千古神话变为了现实!30几年前(1969年)三位人类的精英已经将足迹踏上了月亮,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探寻──《月亮上的足迹》(板书课题并让学生打开自读课文第19课)
    【新课学习】
    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本
    (1)(阅读文章,要善于把握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结合预习归纳文本主题词:登月里程碑梦想成真
    (课件)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吗?(师生交流。我们正是多梦的年龄,我们却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到底能飞多高、多远)
    同学们,请快速浏览课文,在感受人类登上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感悟人类寻梦之旅,梳理人类登月这一故事梗概,然后用一句最简明的话表述文章内容(1969年美国三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强调抓住要素)
    时间:公元1969年7月16日至25日(1969年7月21日上午1l点56分20秒)
    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
    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事件: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
    要素中,哪一点最富于变化?──时间要素
    (2)登月、圆梦,多么美好的记忆。登上月球又是多么庞大而又细微的工作,作者却能用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讲述得清清楚楚。同学们自读课文──依据富于变化的时间要素,小组同学共同用文字完成“宇航员登月流程示意图”。(看谁最会读书,最善于捕获信息并重组信息)
    (与学生交流并指导学生依据时间推移完成“流程图”)
    准备升空
    ↓
    1969年7月16日
    ↓
    加燃料吃早饭登上飞船
    ↓
    飞向月球
    ↓
    当地时间9点32分点火腾飞
    ↓
    每秒6.8公里──每秒7.67公里──每秒10.5公里
    ↓
    19日晚上8点33分,飞过月亮与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
    7月20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开始降落。
    ↓
    登月成功
    ↓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降落月球
    ↓
    1969年7月21日上午11点56分20秒登月里程碑
    ↓
    开始工作……
    ↓
    返回地球
    ↓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
    (引导学生将“流程图”与课文相结合,)整个过程历时195个小时,漫长的过程,却能写得有条不紊。思考文章条理清晰的原因?──详尽的时间变化(精确到秒,严谨的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