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8

  2009-04-30 14:45:58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8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3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教学目标: ①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②诵读课文,初步感知以小见大的写法。 ③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教学重点 ①通过反复诵读,理解生命,感悟人生。 ②揣摩语文以小见大的表现力,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8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3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教学目标

①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②诵读课文,初步感知以小见大的写法。

③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教学重点

①通过反复诵读,理解生命,感悟人生。

②揣摩语文以小见大的表现力,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阅有关生命的资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

 

教学内容

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引发的三点思考;以小见大的写法;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启迪。

教学设计:

 

一、情感创设,整体感悟

1、音乐情感 激情导入

(放轻音乐《命运》)同学们,你们谁知道谁不怕癌症?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青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还有张海迪,身患癌症却最新创作了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2、听读课文,问题感知

①配乐朗读(可以是教师的配乐朗读,也可以是听录音)。

大屏幕投影出示思考题: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听读之后,教师带领大家朗读,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为了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必须亲身去体验一下,带领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方法指导: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写作意图,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中解决思考题。)

③讨论明确三个问题。讨论可以请学生相互评论、补充。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自主研读,合作赏析

1、教师导学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中分别抓住哪些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更好地表现生命主题。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a、这篇文章共写了三个事例,你还有哪些疑问请说出来?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体悟文章的内涵。

c.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d.赏析语段中好词语的运用,采用换字法或去字法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

3、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可采用朗读法品悟解决。另外还要注意自读和自学的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相关提示或引导]

a“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b“隔了几天,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 “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表达出一种惊喜(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

c“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是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敬意,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d“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

e“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4、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读文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特别是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学生分四人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互评,可以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奋斗

教师在合作式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性总结: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生命意义

第二点思考,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生命的价值

第三点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教师小结: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三、体验反思 ,拓展仿写

1、体验交流

文章结束了,研读学习后还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或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大屏幕投影出思考质疑题:

a.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对生命有哪些认识?

b.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对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教师小结: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看待生命,怎样好好享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峰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学生也可以就我们应如何生活,对生命是否有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2、拓展延伸

请学生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本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思考:两篇文章比较,自己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速读后讨论。教师评点并总结,指导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要求讲出喜欢的理由,以此培养赏析的能力。

3、片断仿写,初步感知以小见大的写法或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仿写指导:生命现象+人生思考

一只飞蛾、一棵小瓜苗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身上使我们都看到了那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课文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命的严肃的思考。

如:人生的启迪

——读《生命生命》有感

教师总结:

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武原镇中学 陆海峰)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