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21

  2009-04-30 14:38:18  
《散步》教学设计21《散步》教案 福建省仙游县山立学校语文组 郑建亭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增强朗读表达中的语感。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教学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教学课时安排: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散步》教学设计21

《散步》教案

 

福建省仙游县山立学校语文组    郑建亭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增强朗读表达中的语感。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2、教学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由全班背诵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新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这些来到山立学校求学的“游子”该怎样“报春晖”、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家人是怎样做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检查学生语词积累情况。

(1)听写词语。分歧 霎时 委屈

(2)根据词语意思写词语。

①    形容水的明净。

②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语调、重音、感情。

明确本文朗读的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3、选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四、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以“《散步》这篇课文写了这么一件事:”开头写一段话。要求:①交待完整时间、地点、人物;②用上“分歧、霎时、委屈”三个词语。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2、学生交流、评价,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示例:《散步》这篇课文写了这么一件事:“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在一个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后来发生了母亲、儿子走大路和小路的分歧。霎时,我深感到责任重大。我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照顾母亲,母亲却变了主意要走小路。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我感觉到我和妻子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五、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要求用圈点法画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并想一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以“我喜欢第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示例:①我喜欢第(4)段“这南方……起着水泡。”这个句子,因为这个句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唤。

②我喜欢第(5)段“我和母亲……走在后面。”这个句子,因为这个句子具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③我喜欢第(2)段“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样。”因为这个句子写出出了母亲很尊重“我”。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一)写景的句子:还有第(7)段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

(二)表现互敬互爱的句子: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体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三)对称的句式: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和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轻。

(它们具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六、全班朗读、重点研读最后一段。

全班朗读最后一段话,说说你对“我蹲下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段话的理解。

提示:可分三步进行,先理解其字面意义,接着引导学生明确这个句子是个比喻句,弄清本体和喻体,最后自然引入对深层意义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从更深一层看,“整个世界”有意夸大了身上背的重量,意思是说我们中年人的责任重大。既要老一代,又要扶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只要我们人人尽到这个责任,社会就能不断延续和发展。因此这段话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七、谈谈你读了本文之后有什么感想?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让我们一起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八、课堂练习。

比较阅读《散步》与课后“研讨与练习”所附《三代》,谈谈你认为哪篇文章更感人。(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感受,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参考:两篇文章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差别较大。《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通过“我”的成功地处理散步过程中走哪条路的分歧,来表现中年人敬老爱幼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三代》说的是一位陌生的先生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的事。

九、小结:

(1)从本文内容上小结。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么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同时要知道我们现阶段的责任那就是勤奋学习,这就是对“三春晖”——母爱的最好的报答。

(2)从学习重点上小结。

我们主要感知内容和品味语言两个方面来学习《散步》这篇课文。

十一、作业:

1、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2、阅读课文,根据课文拟三道题目,并加以解答。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