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2009-04-30 14:22:3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2003-05-24 15:36:44)
天津室教研室 曹光斗教学目标:一 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二 学习两相比照的结构。三 了解两种不同的学习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教学设想:一 安排三课时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1.描述百草园部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2003-05-24 15:36:44)

天津室教研室 曹光斗

教学目标:

一 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 学习两相比照的结构。

三 了解两种不同的学习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

教学设想:

一 安排三课时

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描述百草园部分为教学重点。其中第二自然段有声有色的描写,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掌握。

2.描写三味书屋部分为难点。学生对部分内容不易理解。有些难理解的词语。这部分容量大,内容又远离学生生活,不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全部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正音正字、释词、介绍作者。

2.熟读课文,重点读第二自然段。理清全文的结构。

教学步骤: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此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提出问题:

① 这一段语言中渗透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作者都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什么把这些写得那么具体、生动?

③ 作者怎样描写百草园的喜人?

④ 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

⑤ 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

教师归纳:

(1)点出忆写百草园的原因。

(2)①作者记事状物中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即百草园的乐趣和对百草园的热爱。②写了14种动植物。写的具体生动,表现儿童的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能引起读者共鸣。③用色彩绚烂的语言描绘百草园。④比喻、拟人。⑤那么多有趣的动植物足供好奇的孩子们观赏、玩耍并探索自然的奥秘,所以是乐园。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理解。

教师归纳:第2自然段通过空间顺序,生动、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以及童年生活的情趣,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朗读课文3──6段。

提问:

① 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过渡作用。

② 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说明什么?

教师归纳:这里含蓄说明,百草园的生活使他扩大了见闻,也受到了启发和教育。这几个自然段,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写百草园,使它增添一层神奇的童话色彩。

4.学生读课文第7、8、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第7、8两段各写了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答。

教师归纳:雪天捕鸟,冬天的乐趣。

学生朗读第7段,划出写捕鸟的方法的动词,并说明这些动词为什么用得好。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这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2.体会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示动作。

教学步骤:

1.查字典、正音正字。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竹筛() 觅食() 渊博() 鼎沸()

绣像() 锡箔() 豁() 蝉蜕()

倜傥()叵罗() 秕谷()

2.介绍作者

鲁迅:见课文提示。因学生第一次接触,可适当介绍本文产生的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读课文。

4.提出思考问题

① 哪一部分是描写百草园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② 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③ 哪一部分是描写三味书屋的?读了这部分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归纳:1──6自然段写百草园生活。10──22自然段写三味书屋的生活。

作业:读第二自然段,划出你喜欢的词语。

学生读第8段。

提问:这里写了闰土的父亲,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归纳:这里写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表现了“我”的钦佩之情。这就把童年时期的“乐园”写得更具体、可信。

学生读第9段。

提问:三个“也许是……”这一组排比句,反映了什么内容?

教师归纳:反映出告别百草园在童年鲁迅心里所引起的震荡。

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作课后练习3、4、5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三味书屋与百草园两种生活鲜明的对比。

教学步骤:

1.检查背诵第二自然段。

2.学生读课文第11、12两个自然段。

提问:

① 作者是怎样描写三味书屋陈设的?

② 作者在描写三味书屋时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将介绍三味书屋的方位、布置等词语勾划下来,并互相交流。

教师归纳: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反映了“我”对三味书屋那种枯燥无味、死气沉沉的生活的不满。

学生读第12段至末尾,思考以下问题。

① “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② “我”最反感的是什么?

③ 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构成了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① 写了五方面的学习生活。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写折梅花、寻蝉蜕等也是为了反映他们对三味书屋那种枯燥无味生活的不满。

② 死记硬背那些难懂而又无用的书是“我”最反感的,这和百草园的愉快生活相差甚远。

③ 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枯燥无味,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提问: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对比着写,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文章通过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各种知识的广泛兴趣,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作业:

1.默写第二自然段。

2.片段作文:“写一个游戏”

要求:用上表现系列动作的词语。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