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工之侨献琴

  2009-04-30 14:21:56  
29工之侨献琴 29工之侨献琴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寓言内容及寓意。
3、教育学生要看重真才实学,而不能只重虚名。
教学重点:
(l)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而""以""之"字的用法。
(2)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预习
查字典、看注释翻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29工之侨献琴

29工之侨献琴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寓言内容及寓意。
3、教育学生要看重真才实学,而不能只重虚名。
教学重点:
(l)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而""以""之"字的用法。
(2)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预习
查字典、看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寓言,工之侨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人,辅佐朱元漳平定天下,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土,封诚意伯。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指名读,轮读。)
2.请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3.补充课文注释:(目标1)
焉:语气词,这处可不译。"所而为琴"而: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表承接。"弦而鼓之"而: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表承接。"金声而玉应"而:连词,表并列。鼓:动词,弹。"自以为天下之美也。""以为":认为。"也"表判断的语气词。"工之桥以归""以"后省略介词的宾语,以琴归,带着琴回家。诸:之于的合音。"匣而埋请上"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而:连词,表承接。诸:之于的合音。"抱以适市"以:连词,可不译。市:集市。"贵人过而见之"而:连词,表承接。"易之以百金"以:介词,用。"悲哉世也"倒装句,谓语用在主语前面,强调谓语"悲哉"。然;这些。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5.请学生归纳三个段的段意。(目标2)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
第二段写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
第三段写工之桥的慨叹。
6.提问:工之侨是怎样把琴伪装成古琴的?
讨论并归纳:先请漆工绘制了"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了"古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琴就"变"成了古琴。
7、提问:工之桥两次献琴的不同结果表明了什么?(完成目标2)
讨论并归纳:表明太常、国工、贵人、乐官这般人并不看重琴质量的好坏,也不懂得它的好坏,而只看它表面上古不古,真是盲目到了极点。 8.提问: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完成目标3)
讨论并归纳:讽刺那些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社会现象。
四、堂上练习
(l)词性活用 (投影显示)
弦:名词用为动词,装上琴弦。
鼓:名词用为动词:弹。
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2)"而"字用法。

金声而玉应表并列并且、而且。
斫而为琴表承接不译。
默而识之表修饰地、着。《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却、但是。《论语》
(3)"以'宇用法;

工之侨以归介词,带着。
易之以百金介词,用。
抱以适市连词,表修饰、着。
是以谓之文也连词、因《论语》

何以谓之"文"也介词,凭。《论语》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动词,认为。《两小儿辩日》
还以与妻介词,把。《乐羊子妻》
以就鼓德连词,来。《乐羊子妻》
(4)"之"字的用法:

弦而鼓之代词,指琴。
还之代词,指工之侨。
工之侨闻之代词,指这件事。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助词的:
五、教师小结
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的故事,讽刺世上一些人缺乏见识,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故事的情节不像一般寓言那样简单,入物也有好几个,但全文仅一百二十个字。可谓言简而意赅。
六、布置作业。 1`
A、用现代语翻译全文。
B、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
C、试排演一个课本剧。
七、说课精要:通过课堂练习,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词语的使用。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练习课 (学生先独立做,后师生共评)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弦而鼓之()谋诸漆工()
匣而埋诸土()易之以百金()
(二)捐出下列旬子的"之"指什么。
A.贵人过而见之()
B.工之侨闻之()
C还之()
D.弦而鼓之()
(三)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斫而为琴 A匣而埋诸土。B金声而玉应。 C.久而不去。D.康肃笑而遣之。
(四)《工之侨献琴》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说课精要: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得到进一步掌握。
四、教学后记:


下一篇:29黔之驴
上一篇:30诗词五首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