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

  2009-04-30 14:19:30  
石榴 石 榴 [2003/2/15]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并对郭沫若其人有初步认识。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3、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4、学习本文精美的文学语言和植物文章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榴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本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石榴

                                   

[2003/2/1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并对郭沫若其人有初步认识。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3、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

4、学习本文精美的文学语言和植物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榴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难点:本文立意深刻,时代特征鲜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会有一定难度。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串讲课文,准确把握课文所写对象的特征;并向学生介绍郭沫若其人,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导入。在打开课本之前,与学生进行轻松的谈话,提问他们关于石榴的印象。

二、          朗读课文,接着解决生字词的音义。

三、          把握作者笔下石榴的特征,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板书

石榴          [夏天的心脏]

 开花时节:  盛夏

 枝干:   如梅        有二者之长           石榴特点:

叶片:   如柳       而无二者之短       美丽、不畏炎日

       花:   色——深红 

形——单瓣(陆离)/双瓣(华贵)      作者对石榴的

果实: 如金蕾                        感情:喜爱、赞美

子粒:   如透明光嫩的皓齿

 

(联系课后练习(一)、(二),并结合书中的彩图分析课文。板书中设置部分填空,让学生根据提示在课文中找出适当词句,讨论完成。)

 

四、          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并讲述本文的写作时的时代背景。

布置思考题:“在当时那种时局中,郭沫若写石榴,是单纯的赞扬它的美丽,还是另有涵义呢?”

——此题留待下一课时解决,可让学生在课后查找更多的相关历史知识,据此对作者的立意进行充分的想象。

五、          布置作业

1、字词积累

枯瘠(kū ji)     犀利(xī lì)    丰腴(fēng yú)  

盎然(àng rán)      皓齿(hào chǐ)     唾津(tùo jīn)

2、造句: ①柔媚  ②束缚  ③争妍斗艳  ④忍俊不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          讨论上节课布置的思考题,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

设计问题:

1、作者为什么喜欢石榴?课文中有说明吗?

2、你认为石榴会有别的含义吗?阳光与它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为什么作者别的植物不写,独挑了石榴?

【通过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此文写作的历史背景,对“夏天”、“阳光”等意象进行点拨,从石榴不惧威压,在烈日下盛放美丽,演幻出充满喜悦的生变奏曲,可推论出石榴寓含着积极向上的抗争精神——鲜红的花朵,饱满的果实意味着蓬勃的生命力,这正是那个时期中国民众所亟需的。这就是作者的立意所在。】

三、          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三个特点:

1、抓住特征,仔细描绘。

本文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运用对比、拟人、比喻等手法进行形象的描绘,还赋予石榴“内在”的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的品格等。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写得细腻传神;结尾部分简略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作者赞美石榴,实际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这是单元第一篇状物文章,分析时联系单元说明,让学生把握本单元文章的学习目的,引导他们自己概括出本文的写作特点,并就此对学生如何写状物作文进行指导。〗

四、          深化练习。

利用练习册中的课内、课外阅读题进行复习和知识扩展。当堂评讲,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五、          结束课文,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四):写一两段话以描写某种植物。

2、预习《白鹅》

【教学后记:在讨论石榴的寓意的时候,有学生发表了崭新的观点,如“石榴象征当时受压迫的中国,它的子粒破皮而出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反抗”,又如“作者取石榴为对象,是因为当时的环境限制爱国文章的发表,所以作者用这样含蓄的笔法”;“石榴代表红色革命队伍,作者对革命军进行歌颂”……等。这都说明了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尽管不符教参的“标准答案”,却显示出可嘉的探究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正是语文教学中希望学生具备重要的素质,因此我对这些回答都做了肯定和赞扬。】


上一篇:白鹅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