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有关资料:《扁鹊见蔡桓公》鉴赏

  2009-04-30 14:01:19  
《扁鹊见蔡桓公》有关资料:《扁鹊见蔡桓公》鉴赏 本文节选自《韩非子》的《喻老》篇。《喻老》是韩非以比喻来阐释《老子》中某一章的思想意义的。如《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里的难与易,大与小的关系,具有朴素辩证的方法论,隐含由量变到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扁鹊见蔡桓公》有关资料:《扁鹊见蔡桓公》鉴赏

   本文节选自《韩非子》的《喻老》篇。《喻老》是韩非以比喻来阐释《老子》中某一章的思想意义的。如《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里的难与易,大与小的关系,具有朴素辩证的方法论,隐含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法则。《扁鹊见蔡桓公》这个寓言故事就是韩非用来阐发《老子》这一章的深刻哲理的。
   《扁鹊见蔡桓公》这则寓言记叙蔡桓公的病情不断恶化,但他固执己见,不听医生的劝告,不及时治疗,终于病死的故事,形象而深刻地阐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哲理。其寓意是:对待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预先察到其细微的征兆,所谓见微知著。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早改正;有问题就要及早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否则就会酿成不可补救的严重后果。
   文章是按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安排层次的。第一层是写扁鹊四次拜见蔡桓公,再三指出他有病,病情日趋严重,提醒他及早治疗。但蔡桓公固执己见,听不进扁鹊的劝告。第一次拜见蔡桓公时,“立有间”,便指出“君有疾在腠理”。这里的“立有间”三字,写出扁鹊正在留心观察蔡桓公的病情,就是医家所谓的望诊、望色。经过观察分析,才得出“君有疾”这个结论,不是信口开河,并知道病在什么部位,提醒他“不治将恐深”。这也从侧面旁衬扁鹊医术的高超,察微知渐。可惜桓侯只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寡人无疾”,不肯相信医生的忠告。不仅不相信,还要倒打一耙,说医生“好治不病以为功”。但扁鹊是个医生,要尽医生的职责,一而再,再而三地拜见桓公,急切指出他的病已从腠理侵入到肌肤、到肠胃,越来越严重,不治恐有生命危险,三次敦促他治疗,“不治将益深”,但桓侯由于主观片面,对医生有偏见,不肯相信医生的话,并流露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当扁鹊第四次见蔡桓公时,一反常态,一句话不说,望“而还走”。他这一举动引起桓侯的诧异。文章也自然地转入第二层次的描述。
   第二层(从“桓侯故使人问之”到“臣是以无请也”),写扁鹊对桓侯病情的分析。桓侯见扁鹊态度反常,“故使人问之”。扁鹊借来使的询问,对桓侯的病情进行具体的分析:病在腠理,在肌肤,甚至在肠胃,烫熨、针石及火齐还可以治疗,所以劝桓侯及时医治。而现在病已侵入骨髓,药物针石已无济于事,这是他望“而还走”“是以无请”的原因。
   第三层(从“居五日”到结尾),写桓侯终于病死。
   文章通过扁鹊、桓侯两人对话,以及他们各自表现出来的神情状态的描绘,突出了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看到了一位古代医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尽管桓侯多次让他难堪,甚至说他“好治不病以为功”,但他全不计较桓侯的言行态度,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希望他及早治疗。这集中体现在扁鹊身上的,不仅是医术精通,而且医德高尚,忠于医生职守。而蔡桓公则是一个麻木的,冥顽固执,主观偏见,只凭自己主观感觉,不肯相信医生的忠告,最后终于丢了性命的人。除此之外,两人的言行,还有许多令人浮想联翩的地方。从桓侯的角度看,他自我感觉良好,身体健康,何病之有,所以他说“寡人无疾”,这是一;既是无痛无病,还用药打针干什么。所以听到扁鹊说“不治将益深”时,“桓侯不应”,这又是一;见扁鹊的态度反常,他“使人问之”,但联系上下文看,他只是好奇而已,并非请扁鹊治病,这又是一;他并不讳疾忌医,“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他知道自己有病之后,便迫切求医诊治,可为时已晚,这又是一。如果桓侯不那么主观,早听医师的话,他就不会丢掉性命,这是二。从扁鹊的角度看,第四次见桓侯时,望“而还走”,见桓侯的病已入骨髓,无药可治,所以不说,一走了之。读者联想的各个方面,也可能是达到某一结论的各个过程,或某一逻辑的归依。总之,这个故事本身就很富有生活哲理。
   本文叙述层次分明。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指出他的病情,从腠理发展到骨髓,层层深入逼进,引人入胜。在第二层次中,分析其病情发展的各阶段,不但层次分明,且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病在“腠理”,烫熨的力量还可以到达;在“肌肤”,针刺还可以治好;在“肠胃”,火剂汤还可以达到;病入“骨髓”,是无药可治了。时隔五日,桓侯体痛,终于死去,证明扁鹊预见的正确。文中的语言亦极简练,善于传情达意。如“立有间”三字,传达出扁鹊“望诊”时的神情状态。又如不治“将恐深”的“恐”字,表示委婉的口气,传达出扁鹊的谦逊态度。而“不应”“又不应”“又不悦”等,寥寥数语,桓公的冰冷面孔、厌烦的神态活现纸上。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