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归去来兮辞

  2009-04-30 13:56:59  
第二册归去来兮辞 一、指导思想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主要教学目的是在理解字词句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把握陶潜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全文。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两点技巧:一是在每个教学环节,尽量用陶潜的诗句来连缀,以求扩充容量,扩大视野。二是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在诗、书、画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第二册归去来兮辞

一、指导思想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主要教学目的是在理解字词句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把握陶潜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全文。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两点技巧:一是在每个教学环节,尽量用陶潜的诗句来连缀,以求扩充容量,扩大视野。二是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在诗、书、画、乐的意境中,得到感悟,得到陶冶,提高记忆质量,提升人文素养。
 二、过程展示
 [导入]同学们,现在正是青阳中学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今天我们的学习,也想动用点艺术手段,算是为艺术节助助兴吧。
 (意图: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为教学手段的运用埋下伏笔。)
 我给大家做两个广告。宋代欧阳修曾说:晋朝只有一篇文章,那就是《归去来兮辞》。《昭明文选》又说:观《归去来兮辞》,贪夫可以廉。看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还是廉政教育的好材料呢。
 (意图:课文导入通过“广告”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透露出了文章的基本意向和信息。)
 [作者介绍]教师问:陶潜在《归园田居》中有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者把做官比作“误落尘网”,并且一下就是三十年。可书本下面的注释却说,陶潜只做了80多天的彭泽县令,时间是否矛盾呢?学生答:不矛盾。
 (意图:意在让学生仔细去看注解,因为注解还说到了陶潜在做彭泽令前,还做过祭酒和参军等职。同时,教师还点出作者是三仕三隐,此次是最后一次隐退,让学生对背景知识有必要的了解。)
 [教师范读]教师范读(背)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节奏。
 学生解释疑难字、词、句,扫除文字障碍。同时,教师对解释不怎么到位的学生,引用陶潜《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并进而引出下一步教学环节。
 (意图:学生已预习两到三遍,教学建议上也不要求串讲,因此没必要从头到尾通释字词。)
 [学生读课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三支曲子,并分别用一句话对三支曲子的特点进行概括。三支曲子即《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作为学生朗读的背景音乐,让他们挑选。
 (意图:通过音乐,体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创设氛围,促使感悟。)
 [内容分析]陶潜《饮酒》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下面我们就来诵读分析这篇文章,领略其奇妙之处。
 大家首先要读好三句话即“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已矣乎”。
 (意图:三句话,分别出现在第一节、第三节和最后的第四节。抓三句话,实际就是抓住全文思想感情发展的线索。读好三句话,巧妙地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连了起来。)
 通过师生共同研究,学生得出了结论:第一段中的“归去来兮”是开门的第一句,作者“久在樊笼里”,当决定返回故里了,那真是释放了一口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学生注意到了,这句话后面编者用的是感叹号,所以读起来很是豪迈。
 要想读好第三段中的“归去来兮”,就必须弄清第二、第三两段的内容。第三段主要内容是通过“途中、室中、园中”三层意思,表达“回家的感觉真好”的情怀,所以心情特别愉快。第三段起始就说“归去来兮”,从承上来看,有不少高兴的成分。接着又重申了一下自己的决心,并继续写自己在农村出游的喜悦情形。应该说,作者心情是比较轻松的。这时的“归去来兮”,是在自己反思之后说出来的,愉悦而又较为平静。
 最后一节的起始语是“已矣乎”,意思是“算了吧”。接着作者表露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透悟。在这种心境中,的确有消极的因素流露出来,所以表达的心情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读的时候,既要放松又有些无奈。
 [写法研究]教师问:陶潜在《桃花源记》中设计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的世外桃源,作者有没有指斥当时社会的黑暗呢?学生答:没有。师说:这用的是写作上所说的“折射法”。尽管作者没写,但我们从他寻找桃花源来看,实际上就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本文中作者要写辞官归田,有没有直说诸如“官场腐败,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之类的话呢?学生回答“没有”。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得出结论:陶潜的思想:洁身自好。陶潜的文风:洒脱飘逸。
 (意图: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更进一步熟悉文章的内容,同时也了解了写作特点,更关键的是了解了陶潜的思想情操,解决了课文后的第一道练习题。)
 [内容总结]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四幅人物画像,即屈原、陶潜、李白、苏轼。每幅像下面,分别有他们的代表名句。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陶潜像的下面是空白,让学生选一句本文的话附在下面。
 (意图:选择另外三人,其因有三:一是文体,屈原创制了“楚辞”,本文是“辞”;二是仕途的经历;三是文风和写作特点,让学生注意课内课外联系。同时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代表陶潜品质的句子找出来。实际上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读完了课文后,感受最深的语句是什么。)
 [背诵]主要选的是第二节,当堂背诵。因为第二节最长,学生反映也最难。背诵前,教师提供给学生关于“辞”的知识。其中有一条是“辞,押韵。韵变,意思也变”。第二节,分别押“ui”“en”和“an”韵,又正好是相应的三个层次,意思也分别是“途中”“室中”和“园中”,学生在掌握规律后,基本上按时背诵了全节。
 (意图:从内容和形式上,让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和技巧。在背诵中升华对陶潜的领悟。同时又对其他小节的背诵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全文总结]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两幅书法作品:一幅是现代书法家的,字体飘逸潇洒;另一幅是明代四名人之一的文徵明的作品,恬静平淡。两幅都书写的是《归去来兮辞》。
 教师说:“一幅飘逸,一幅恬淡,正好是陶潜思想和人格魅力之所在。”
 最后,整节课在诵读中结束。
 (意图:通过书法作品,再一次给学生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增长见识,积淀人文底蕴,体现了古代文人注重诗、乐、画、书四位一体的艺术理念。在诵读中结束,也进一步突出了读中悟理、读中悟情的文言文教学理念。)


下一篇:第二册师 说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