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课紧抓学生的课堂反馈
心育课紧抓学生的课堂反馈-----《团结就是力量》课后反思
陈玉勋
课堂教学是信息的传递、接收、反馈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和谐发展的发挥作用,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尤其在心理健康辅导课,要学生真实地把心理感受表述出来,作为教者就要尊重信任你的学生,就要教师不断地运用反馈矫正手段,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教学活动。
1. 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准备辅导课的内容是课堂反馈的前提。
心理健康辅导课有别于其他课程,最大的特点是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成长实际的需要来确定心理辅导的内容。就入本人所上的心育观摩课《团结就是力量》就是因为四(4)班是我新接手教的班,接触差不到一个月就发现他们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不够强。同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普遍地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的力量。因此,我就有意识地帮助他们逐步渡过"自我中心"阶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扬团结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配合默契、互帮互助,才能合作成功,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使学生言之有物,敢于说真心话,才能使教师操作自如地运用反馈矫正手段,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教学活动。
2、在分析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同学们都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分析和感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程度及时矫正学生的思维和感悟上的偏差。如在讨论游戏的做法时,有些同学就说请高一点的同学站在队伍前面,请矮一点的同学站在后面,这样纸就能传得快一些。其实最好是请最灵活的同学站在队伍的后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弄清为什么,而且教师要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法,这样就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感悟。
3、在学生小组评议过程中进行自我矫正。
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旧知识认识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新旧知识必然在学生的大脑中交锋,他们需要在信息反馈中调节自已的思路,课堂评议过程就是学生自己矫正错误、获取正确知识的过程。就如在认识为什么要团结时,可以利用学生在二年级学过的课文《拉不动》的旧知识,来分析、判断反面教材的正误。学生在小组评议过程中,利用自我矫正,强化了正确的认识,纠正了错误的认识。
4、观察学生的感情变化中适时地进行反馈矫正。
小学生的感情是善于表露而不加掩饰的,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在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中得到反馈信息。如在《团结就是力量》教学中刚刚玩了一个大家都尽情参与的游戏,老师问"你们玩得开心吗?"学生的反应平平,并非很热烈。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老师的询问下,学生说扣分不合理,赛果不公平。"那该这样才公平呢?"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开来。又如在分析如何团结时,有学生说"其实我们并非有意犯规的,只是我们太想获胜了。"这是出乎老师意料的。这时老师可以说"是呀,大家谁想扣分呢?不想扣分应该怎样做呢?" 这就可交由学生讨论分析。所以,通过课堂上的察颜观色,教师可以不断矫正、引导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