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产管理问题的探讨
摘要:学校的资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保障,中小学校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反映着每所学校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中小学校资产状况如何,构成了评估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指标;而中小学的资产管理水平怎样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如何,并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问题。文章从中小学资产管理的任务和要求出发,分析了中小学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中小学的资产管理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中小学;校产;资产管理;管理制度
一、中小学资产管理的任务和要求
学校资产即学校的物资财产,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搞好生活服务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学校资产管理是指对学校资产计划、采购、使用、保管、检查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其物尽其用,提高利用率,降低损耗率,为学校工作提供充足的良好的物质条件。
(一)、学校资产管理的任务
学校资产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根据经济、实用的原则,对学校内部各部门的需求进行核算,然后确定保证完成计划中的教学、教育、生活等各项任务所需的基本数量,从而进行有计划的添置工作。
第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学校财产物资的利用率,降低物资消耗,加强物资的流通。
第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堵塞各种漏洞,减少不应有的浪费,加强对学校财产物资的清理、重估,保证学校财产物资合理稳步地增长。
第四、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通过对校产的管理和使用,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爱护公物的教育,懂得一些管理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使用公物的习惯。
(二)、学校资产管理的要求
学校资产管理是总务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应按以下要求办事。
1、讲实实效,厉行节约
在财产物资管理中,要着眼于用,着眼于服务,使物尽其用。充分为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为学校生产经营服务。必须明确,管理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在财产物资管理中,要克服重钱轻物、重建设轻管理的错误倾向。
2、健全制度,摸清家底
在财产物资管理中,要做到家底清楚,必须健全核算制度和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账务核算制度。财产物资账目是财产物资数量和价值的集中反映,学校的财产物资种类繁多,规格复杂,性能各异,存放分散。只有健全账目,才能做到家底清楚。
3、加强维修,注意保养
在财产物资管理中,在做好对财产物资的维修、维护和保养工作。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可以延长校舍、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利用率,而且还可以节约学校的经费支出。
4、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科学的财产物资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度,建立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组织管理制度,是搞好财产物资管理的组织保证。
分管总务工作的校长,应对全部财产物资负责,并实行统一领导。总务部门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对全校财产物资负责管理。对行政领导关系不属总务的部门,如仪器保管室,图书室,音、体、美教研组,医务室等部门,应由总务部门统一组织,明确责任,归口管理。
二、中小学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小学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指导思想不明确
1、一些学校领导对于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片面地以为学校既然是以“教学为中心”的,上级也是以学生考分高低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的,只要重视教学,抓好教学管理就可以了。至于搞资产管理是出不了什么业绩的,纵然有什么成绩也是捞不到什么名分的。
3、不抓,不管、或很少关注学校的资产管理问题,更不用说在此方面能提得出什么要求和拿得出什么办法来。
(二)、家底不清、做法不一
1、一些现任的学校管理者,对于学校资产数目究竟有多少其实是不清楚的,因为他(她)并不能准确掌握学校的家底,比如说对于学校资产过去有多少、现在有多少、中途用了多少、库存有多少、节余与结存又有多少,缺货多少。以及各种物品的规格、型号怎样,等等数目,常常是“一问三不知”。
2、一些中、小学吃惯了国家财政拨款,在资产管理上多半是采取重钱轻物、重用轻管的做法。
(三)、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到人
1、不少学校大多缺乏明确的资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即便是有相关资产管理制度的学校,但制度常因人为因素被架空,无法确保制度的很好落实和操作。
2、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等”、“靠”、“要”思想的影响下,学校资产变得人人可以拿、个个可以用,公共财产“私有化”现象严重。
3、学校资产管理人员多半充当“仓库保管员”的角色,不仅业务不熟悉,而且敬业精神欠佳,优质服务意识差。常常是一批材料物资购置进来,往仓库里堆放了事,形成“闲时不收拾,用时找不到”之管理格局。
如此,对于学校资产,不登记、不分类、不盘点、不保养、不维修已是常事,致使学校资产管理处于无序、混乱状态,难以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和完好。
(四)、管理松散混乱,资产流失严重
1、有的学校对所接受的捐赠、无偿调入的资产采取不入帐方式;
2、有的学校对家电类的资产,如电视机、录像机、冰柜等可以不经有关领导审批就随意报废、损毁或变价私自处理;
3、有的学校很长时间里不进行帐务调整,导致帐务不符,或有帐无物,或帐与帐不符、帐与物不符等;
4、有的学校干脆将一些图书、家电之类的资产让教师“借回家”,至此不再过问;
5、有的学校安全保卫不力,使学校资产常遭到盗窃和人为地破坏等。
三、加强中小学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学校资产管理组织结构
要考虑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资产管理组织结构。由于学校资产的使用涉及到学校的所有部门,并且它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因此,这个组织结构应当是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协商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并且要由学校高层管理人员挂帅。
(二)、具体研究资产管理的有效技术手段和方法,并提高运用这些方式方法的能力
1、建立并严格实施学校资产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管理学校财产的保障。学校财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校财产管理制度、班级财产管理制度、学校财产领用、借用、赔偿制度、设备、物品购置制度、各类器材使用维修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实验室操作制度、校车使用制度、学校财产管理员岗位责任制,爱护公共财产的奖励制度等。学校领导要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尊重各级财产管理人员,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2、建立切合学校实际的财产物资管理系统
建立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组织管理系统,是搞好财产物资管理的组织保证。对学校各类财产物资,采取专管、兼管、群管三能管理形式,落实管理责任。 专管,就是设置专业管理员,如财产管理员、仪器管理员、图书管理员、食堂管理员、生产管理员等,分别统一管理某类财产。 兼管,一般是指对用途专一,横向关系不广,便于管用结合的财产物资进行兼职管理。如文体设备由音体美教研室兼管,医疗器械由医务室兼管,实验仪器设备由实验员兼管,图书由图书管理员兼管,交通运输工具由司机兼管等等。 群管,是指群众管理,发动师生员工当家理财。如教室设备可按谁用谁管,公用分管的原则,逐一落实到人,努力做到学校不存在无人管的物品,不允许只用不管,厉行管用结合。
3、抓管理质量,把好“五关” 第一、把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