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互动,点面结合-浅谈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2009-05-01 16:00:58  
多维互动,点面结合-浅谈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多维互动 点面结合 ——浅谈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红旗小学吕伟玲 邮编:277100 联系电话:3396207 《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多维互动,点面结合-浅谈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多维互动       点面结合 ——浅谈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红旗小学吕伟玲          邮编:277100        联系电话:3396207             《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 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的数学理念和实践体系的提出,对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无疑 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我们应以何种心态去迎接这种挑战呢?这是目前不可回避的课题。当我们 置身于这种改革的大潮中时,我们的数学教学还存在着“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下面结合我在 教学中所闻所思,谈谈我对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创设学生质疑的情境 《新课标》倡导“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激发实践探究的欲望。 1、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质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也大踏步前进。我们早已告别了“一枝粉笔、一杆教竿”的年 代,多媒体技术集声、光、影像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 在教学中,我注意选用恰当的课件辅助教学。例如:在教学“加减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运 算”时,我先出示了这样的课件(动画片):孙悟空和沙和尚一起去书店,孙悟空带了262元 钱,沙和尚带了297元钱。随后问学生:“看到这个信息,你可以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可以列 式吗?”这样做,培养了孩子质疑问难的能力,打破了“填鸭式”教学的框架。当学生回答后 ,再出示猪八戒拿197元钱想买科学丛书的片断,问:“你又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如何列式 ?”通过创设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这一问题情境,提出了相应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情境中展现有关“购物、付款”的场景,又为下一步理解简算打下基础。 2、联系生活实际质疑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标》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 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和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生们生活圈不局限于学校,他们用自己 的双眼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一切。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教 学中应结合实际,紧扣现实。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开展了一个“小小采购 员”的游戏,让学生拿钱到商店里买东西。这样把元、角、分的教学融入到生活情境之中。回 来后,让孩子谈感受,设计数学题,于是“如何买东西,如何花钱”这些数学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还为学生主动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英国的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 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 于两个思想。”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应多为学生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 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1、教师精选问题,做学生的指导者。 “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本质上说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产生 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因而,教师应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 。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选了一道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讨论如何解答:“小华晚上9 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睡了多长时间?”第一种解法:“12-9=3(时),3+6=9( 时),他一共睡了9个小时。”第二种解法:“9-6=3(时),12-3=9(时),他一共睡了9 个小时。”对第二种解法有很多同学不明白,于是我便问:“你能说说12减3是什么意思吗? ”他说:“我先假设小华是第二天9时起床,一共是2小时,而小华是早上6时起床的,因而还 要减去3小时。”于是大家恍然大悟,通过这样典型问题的指导,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2、教师参与交流,做学生的合作者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 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无拘无束 ,产生愉快的求知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例如,我曾碰到这样一道题:“把一根木棒锯成三段,需要10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12段需 要几分钟?”学生的反应有三种:(1)10不能被3整除,这题没法做。(2)12÷3=4、4×10 =40(分)        (3)10÷(3-1)=5(分)        5×(12-1)=55(分)。究竟是谁 的对呢?大家争论不休,于是我便拿了几支粉笔分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吧!请把 这支粉笔截成3段,说说看,3段需要10分钟是什么意思呢?”就这样,在我们师生合作的情况 下,问题迎刃而解。 三、拓展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 在教学中,还应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意识,课前向学生开放。所谓课前开 放就事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进行社会实践。把课堂学习向课前开放, 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搜集 信息的能力。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课前组织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年、月、日” 的产生,同时也知道了大量的历法知识。明白了阴历、阳历是如何产生的。这样,在搜集资料 的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搜集教学信息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 识,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做到多维互动,点面结合。   需要录用证明,如果采用请将录用证明寄到山东枣庄市市中区红旗小学吕伟玲收, 邮政编码:277100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