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

  2009-05-01 15:13:43  
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   新大纲颁布已近一年,但新教材替换试用版教材的工作要到2005年春季才能完成。因此,今后几年,既有适应新教材的问题,又有用新大纲指导试用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

  新大纲颁布已近一年,但新教材替换试用版教材的工作要到2005年春季才能完成。因此,今后几年,既有适应新教材的问题,又有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教学的问题。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难。本文就这一话题谈谈看法。   一、树立几个基本的理念   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观念的干扰问题。新教材的使用也有这个问题,但试用版教材的使用问题更严重。因为教材是根据十年前的理念编写的。在使用试用教材时,教材对传统观念会起一种强化作用。因此,用新大纲指导试用教材的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几个基本理念就晃得尤为重要。   1.立足促进人的发展的理念。长期以来,人们片面理解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过分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导致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新大纲扩大了工具论的内涵,同时强调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重。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当作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文时,要激发学生内部灵性的生成。   2.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自提出以来,教师奉之为名言。但“主导”与“主体”的并列,却有导向不明的问题,老师在实践中有诸多困惑。新大纲在师生观上态度就鲜明得多,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明确规定教师的教是起“引导”、“指点”、“鼓励”等作用,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指点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等。用新大纲指导教学,就要摆正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少点主导,多点引导,切实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淡化分析,弱化训练,强化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理念。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繁琐的分析,长期困扰着阅读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提出的初衷,是要对上述弊端起纠偏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或轻或重存在“琐碎机械的练习”的问题。对思想内容的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教师已轻车熟路。教师要用新的教法如引导整体感知,读中感悟,培养语感来武装自己,就要在思想上坚决摒弃旧教法,学习新教法,在教学中才能自觉地减少分析,弱化训练,而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引导感知感悟、积累和运用。   二、探索几个具体的操作办法   1.探索多读的办法。在试用版教材第一册中,把朗读背诵列在“思考·练习”的最后一题,在新教材的第一册中,则把它列在第一题。这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读书是第一位的,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第一重要的。强调多读是新大纲的基本精神,势必贯彻各个年级的修订本中。我们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就要把朗读、背诵列为第一要求,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才引导学生感悟。   多读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而是要变着法儿让学生读。如“以读导读”,以教师的范读,读得好的同学的读引导学生读;“以境诱读”,以语言描述、画面展示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音乐渲染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读:“以问促读”,以画龙点睛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想象,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评促读”,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评读、学生对老师的评读,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读促进读的深入。   2.改造课后思考题,在繁琐的分析上狠砍一刀。试用版教材“思考·练习”第一题是思考题,一般由3、4个问题组成,编者意图是为教师理解课文的思路提供依据。但教学实践却说明,思考题导致过多的理性的分析。教师依据思考题提问,问完了,课文也就教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但不甚了了,连课文也读得半生不熟。试用版教材教参的重点放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使老师的繁琐的分析有了“资本”。这些都是编者所意想不到的。在新教材第一册中,思考题已狠砍一刀,多数课文不设、少数课文只设一道。按照这一修订思路,以后各册的思考题都会狠砍一刀。思考题的作用是什么?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因此,要在试用版教材教学中减少繁琐的分析,就要改造课后的思考题,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把符合新大纲精神的思考题留下来,其余的则坚持删掉,如第五册《参观人民大会堂》思考题大小问题有5 道,可留下“课文哪些地方写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一题,并要求学生先自己勾画,再与同学交流。   3.着重整体感知,读中感悟,不搞从段到篇的程式化教学。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大都是从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到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套路。试用大纲对段的教学的加强,更是强化了这种段  篇教学程式。实践说明,这种教学程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新大纲删去了“段”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强调“加强综合、突出重点”,强调“整体感知、读中感悟”。因此,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对体现“段”或“篇”的训练重点的课文组,留一点段或“段 篇”的训练是可以的,但对多数课文来说,完全没有必要搞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而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就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体会思想感情,揣摩表达顺序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想开去,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如第十册《难忘的一课》,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基础上交流,读懂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再对学生读不懂的内容找出重点引导讨论,如“‘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每次出现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后引导学生想开去:“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整个中华民族的爱国情,中华文化的强大的凝聚力等。       (原载《福建教育》2001.1)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