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追求备课的深度——由知识性备课向策略性备课转变(网友来稿)

  2009-05-01 14:54:22  
语文教师应追求备课的深度——由知识性备课向策略性备课转变(网友来稿)
山东临沭第二中学 朱财 张怀书

备课是教师授课前所做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以选文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师训练学生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凭借,或者说是“例子”(在新课改的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语文教师应追求备课的深度——由知识性备课向策略性备课转变(网友来稿)


山东临沭第二中学 朱财 张怀书

备课是教师授课前所做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以选文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师训练学生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凭借,或者说是“例子”(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又有专家学者提出教材是“引子”的说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应把一篇课文的完整分析像从一个容器装入另一个容器那样地交给学生,而应根据培养能力的目标要求,对教材进行一番加工创造,使之真正成为切实有效的训练材料。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往传统的语文备课更多地侧重于知识性备课,语文教师的活页教案同样更多的是空洞的、零碎的、知识性的内容。举个例子,在学习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一位语文教师的教案光苏轼的生平、诗的背景竟写了整整两页。诗歌教学注意“知人论世”,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一首诗歌的学习,重点应放在诗歌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鉴赏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
笔者认为,要适应新课改的精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必须在备课这一环节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应由原来的知识性备课向策略性备课转变。
所谓策略性备课指对某一选文的教学目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突破,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主动地探究、去思考。这一点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它与传统的知识性备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同时需要明确一点的是:策略性备课不是对传统知识性备课的全面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提升。
如何更好地进行策略性备课呢?
首先语文教师要认真熟悉教材。语文教师在备课中熟悉课文既不是一般读者在鉴赏作品,也不是文艺评论家在做作品评价,更不是语言学家在做语法分析,它的目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势地进行教学设计。它要求语文教师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心得,特别注意要把课文的内容---语言、思想、情感烂熟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就象演员一样,不能仅满足于对剧本台词的表面理解和记忆,而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和剧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产生较强的艺术感召力。
其次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准确把握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备课时,语文教师应当对文中的词句、段落进行“重锤猛敲”细细咀嚼。因为这是文章的精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语文教师能钻研得更深一些,再细一点,那么通过教学,学生会在语言文学的运用上获得更多的启示,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目的。
最后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应注重提炼,追求深入浅出。郑板桥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备课也如同作画,要讲求提炼,要抓重点留一般,留骨干剪豪枝,有取有舍,少而精才能容量大。备课也是一个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过程。备课时对课文固然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但最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追求更科学的目标突破方法和更简明的教学步骤,这样才有利于教师课堂的自由发挥,产生更好的效果。
总之,备课是教师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和再加工的过程,它是理智与情感交融后的结晶,是一种转化,一种升华,一种超越。我们身为语文教师,应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追求备课的深度和广度,努力实现由知识性备课向策略性备课的转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联系电话:0539:6212792 13969963690
邮政编码:276700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