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应坚持听读说写相辅相成的原则

  2009-05-01 14:39:12  
语文教学中应坚持听读说写相辅相成的原则 听读说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四个主要方面。就其作用和特点来说,四个方面既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混为一 谈,不能互相替代,又有严密的联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明确和处理好听读说写的关系,对中学生能 力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语文教学中应坚持听读说写相辅相成的原则

听读说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四个主要方面。就其作用和特点来说,四个方面既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混为一 谈,不能互相替代,又有严密的联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明确和处理好听读说写的关系,对中学生能 力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听读说写四个方面中,读是前提。从前,人们习惯地把上学叫读书,读过书的、有文化的叫读书人。这一 方面可以看出“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知识从读中来(这里说的读包括下面要说的听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读来传授知识,学生通过读来获得知识,接受思想教育和感情熏陶。通过读还可 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和创造能力。读给写提供内容,提供范例。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对读这 一环是狠抓不放的。如果一堂语文课没有一点读,课前也未布置学生预习,教者对教材又不熟悉,那他很难完 成这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再说教师不读熟课文,就无法制定教学计划,也就无法上课。即使上课,也只能是无 的放矢,乱说一通,学生会听得莫名其妙,教者应传授的知识传授不出来,学生应学的知识学不到,更谈不上 对写作有多大的帮助、语言表达能力有多大提高了。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读过书的人才会说话,一般的人都会 说话。一个人生下来后,只要不是天生的聋子哑巴,只要不是什么猪孩、狼孩,他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说话。 不过,一个未读过书,也未受过别的什么有关训练的人,能把话说得很好、很准确、没有语病、语效也高,这 恐怕就很难了。教育家段力佩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法中,主张“读读议议,讲讲练练”,首先提到的就是“读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寻路识斯真。”就是说,作者写一篇文章,他都有一定的思路,读 者只要顺着这条“路”,就能读懂文章的内容,明白文章的要旨。不读,怎么找到“路”?找不到“路”,怎 么“识斯真”?读一篇课文的目的就是要“识斯真”,不读是不行的。
    听,其实也是读,是读的另一种形式。读接触的是无声的语言,听接触的是有声的语言。读的对象是直观 的书面语,听的对象是抽象的口头语。读是通过视觉接收文字符号,送入大脑储存;听是借助听觉接收声音, 送入大脑储存。两者形式不同,实际上是殊途同归,最后的目的作用是相同的。听和读结合得好,可以扩大知 识面,增加信息量。一个中学生,完全靠书面的读来获得知识,是不够的,因为视觉读的速度毕竟比较慢,同 时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有读物,要有适当的光线和场所。而听觉的“读”则不然。听的声音不分来处,可以 是广播的,可以是说话的;听的声音不分形式,可以是悦耳的,可以是刺耳的,可以是文雅的,可以是粗野的 ;听的声音不受场所和光线的限制,坐能听,走能听,明处能听,暗处也能听。这些听大多是兴趣性的、欣赏 性的,无教学意识。对中学生来说,除了这些听,更重要的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有教学意识的听,那就是课堂里 的听、学校里的听、听报告、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听集体讨论等。听可以减轻目读的负担,可以和目读 互相调节、互相补充,有利于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增加知识的广度,为写提供更多的范例。以前有人说,“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有道理的。读得多了,知识积累就多了,智力也就发展了,即所谓“ 见多识广”,这无疑是对写作有促进作用的。
    教过中学语文的都知道,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两个大方面,读是一方面,写是另一方面。两个 方面都重要,但不好说谁比谁更重要。如果把人脑比成一个大水库,那么人脑里的知识就好比水库里的水,听 读使知识进入人脑,就好比水流进水库。水储存在水库里,不是永久的,而是暂时的,是为了更有计划地、更 合理地、更有效地利用,用于灌溉、用于发电、用于饮用等。知识储存在脑海里,也是暂时的,也是为了更好 地利用。人们利用知识来观察事物、辨别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也就是所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储 存的知识越丰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从人脑里输入输出,如水库里的水流入流出一样, 只是水库里的水如果没有补充,流一点就会少一点,而知识从人脑里输出后,原知识不会减少。知识从人脑里 输出的过程,就是利用的过程,就是说写的过程。人脑这个知识水库,是听读的归向,是说写的源头。
    对中学生来说,写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作业练习,一方面指写作。当然写作也是作业,这里我们不 妨把它分开说。作业练习是对听读获得的知识的消化、巩固;而写作是对知识的运用,它对读起到深化作用, 可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知识进入人脑,只是作为信息储存起来,是死的,只有输出后才能活起来,才能 起作用。写就是知识的输出。无论多么正确的观点、高明的见解或先进的发明创造,不说出来,不写出来,谁 也不会知道,那等于没有。
    通过写可以发展需要,使听读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任何一个中学生都是从小学生过来的。从语文课来说 ,小学注重的是读书识字。根据其特点,在三四年级才有简单的作文练习,到五六年级才有初步的成篇的作文 。到了初中一年级,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读的范围扩大了,对读物的内容的领会也比以前深刻了。从 知识的积累和模仿、想象、表达能力的提高来看,是开始练习写比较复杂的作文的时候了。但是,刚开始,还 未形成这种能力,这就要认真引导,使学生从以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读写结合方面来,逐步养成在老师指导下独 立作文的能力。中学的写作训练主要以记叙、说明、议论为主;按其难度大小是先记叙文,再说明文,后议论 文。中学的写作训练就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中学的语文教材读的内容也是按照这个顺序安排的。不难看出 ,读和写是相互结合、同步进行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掌握这些内容,学习其写法,有计 划、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
    随着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欣赏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学生在写作上逐渐形成特长和爱好。在这种情况下, 单靠教材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他们还会自己去寻找课外读物来阅读。这时教者就应因势利导,给他 们创造条件,帮他们选择读物,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写作训练。
    选择读物的目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好、思想性强的,通过阅读,起到加强思想教育的作用;二是 艺术形式好、对学生有感染力、规范又典型、有模仿价值的,学生只有通过写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任何 一种艺术品,最先受到感染的都是作者自己。学生从读中受到教育,从写中可以进一步深化读中受到的教育。
    写是书面形式,说是口头形式;写是无声的说,说是有声的写。要把获得的知识利用起来,把读获得的信 息输送出去,只能通过说和写两种形式。运用哪种形式,可根据需要来选择。说和听结合,是信息交流的重要 途径之一;说和写结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听读说写是密切结合而并存的,是相互依赖而起作用的。听读是说写的基础, 说写是听读的发展。就“双基”教学来看,这两个方面目标相同。听读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说写是基本技能的 训练,但总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学生丰富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每个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然将这四个方面合理安排,有机结合,既要把每个方面抓得好,又要使四个方面配合得好,切不可轻视或偏 废某一方面。要做到扎扎实实、一丝不苟、亦步亦趋、环环紧扣。这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所不可缺 少的。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