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目”怎解等三则

  2009-05-01 13:40:16  
“侧目”怎解等三则[作者] 浙江/张圣春[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侧目”怎解等三则

[作者]  浙江/张圣春

[内容] 

一、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口技》)杨宝生先生《〈口技〉注释献疑五则》(《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12期)一文认为:从“侧目”的语法结构来看,“侧”是修饰“目”的;“侧目”是偏正结构。“侧”就是“斜、旁”,“目”就是“用眼睛看”,“侧目”义即斜眼旁视,与“头”的动作无关。……据此,“侧目”一词似应这样作注:“斜眼旁视,形容精神高度集中的样子。这里形容听得入神。”

人教版课本对“侧目”一词的注释是:“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我以为以上两种注释都不对。我们先看“侧目”的语法结构。它不是杨先生所认为的偏正结构,而是动宾结构。句中“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四个短语,是两两同构的,即“伸颈”与“侧目”均为动宾结构,“微笑”与“默叹”均为偏正结构。这种一个句子中四组短语两两同构现象是很常见的。如“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欧阳修《秋声赋》)“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狂风大作,似狮吼,像虎啸,似哀歌,如悲悼。”(浙江版初中《语文》第二册)既然如此,“伸颈”即“伸长脖子”,那么“侧目”当然译为“斜着眼睛(看)”,而不能译为“斜眼旁视”(把“目”译为“用眼睛看”了)。宾客为什么要“伸长脖子,斜着眼睛(看)”呢?因为上文描摹的口技人摹拟深巷中一家夫妇和两孩子活动的声音,就像真实地发生在眼前一样。

二、对第7题的回答与启示这是《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12期一篇文章的标题。我以为这则标题有语玻原文先解答了“第7题”,还写出“通过对第7题的分析解答”得出的“启示”。可见,该文的内容有两方面:(一)对第7题的解答;(二)第7题的启示。可是,文章作者王荣杰先生却用“对第7题的回答与启示”来概括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标题中“对”是介词,根据吕叔湘先生《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条的解释,这里“对”显然指示“第7题”是“回答与启示”的对象。可以“回答”第7题,但可以“启示”第7题么?

三、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这句话来自《对第7题的回答与启示》一文。王荣杰先生在文中说道:主干是“大家……感到……气愤”,再扩大一点是“大家对护林员揭发……的问题,感到……气愤”,我们就发现,这个意义是不对的,应该是对“林业局偷运木料”气愤,这一分析就明白,歧义是这样产生的。我认为这个句子没有歧义。什么是歧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语言文字)两歧或多歧的意义,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例如“三个球队的运动员”,就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某个球队的三个队员;(二)来自三个球队的队员。因此,我们说“三个球队的队员”有歧义。而上句正如王荣杰先生所说,是“大家对护林员揭发……的问题,感到……气愤”,只有一个意思,所以上句没有歧义。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