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

  2009-05-01 13:12:54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作者] 周永祥[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

[作者]  周永祥

[内容]

 

    (宁夏盐池一中 周永祥)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的话,散文教学更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应该更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色,尤其是自读课的散文教学更应该如此。只要教师心中紧系一根线,就可以尽量让学生学得自由洒脱,使课堂自始至终充满暖色调,最后给学生一个完整明晰的印象。

    笔者就教自读文《榆钱饭》一课,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先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自己写的文章能不能现在就可以编入自己读的语文课本中?“这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的。”学生几乎同声回答。我顿了一下说:“确有其事。在五十年代,我国有位‘神童’在16岁时,他的一篇题为《青枝绿叶》的小说,就编进了高二的语文课本中,这时他是正在读高中的学生。他,就是当代赫赫有名的作家刘绍棠。他的成名与成长同共和国共患难……为了歌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借自己在农村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饱蘸了笔墨写下了一篇散文《榆钱饭》。(‘榆钱饭’三个字竖写在黑板中间)请大家品尝他的泥土气息。”这样,一下缩短了作者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个环节质疑。经过预习,同学们提出了近二十个疑难点。我把这些问题大致归为三类:第一类,一般性简单明了的问题,如:“什么叫‘青黄不接’”、“鱼生火,肉生痰”“亮囤底”等,由同学自己解答。第二类,较深的,如:“丫姑在树上把榆钱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丫姑野性”,“用榆钱哄饱肚皮”、“杀风景”……这些可供创造的词句,必须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展开争论,从而把问题由表层引入纵深。如:只一个“揉”字,就把旧社会穷人的孩子饥饿难忍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一个“哄”字突出了农民用榆钱儿度过饥荒的痛苦无奈的情况里……这些不仅是难点、也是能够突出中心的点睛之笔,因此绝不能让它们轻意滑过去,教师必须借学生质疑之机深化、强化,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第三类,时代背景中的术语、方言、个别有关文学知识的问题等,搞不通就容易造成误解,但放手让学生讨论既费时间,又没这个必要,教师只做简单的点示就可以了。如:“为什么‘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大队干部为什么被社员逼得‘钻烟囱’”?针对十二、三岁的孩子提出的有关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社会问题必须解释清楚,才能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混个树饱”是方言,即“用树混饱”。“农民富了以后,二妹子不愿意给作者吃榆钱饭,刘绍棠为什么不请别的乡亲给他做着吃呢?”因为这并非纪实散文,而是带有文学性的抒情散文,作者把自己亲历了四十年的事浓缩在二妹子一家三代人的身上,其目的是通过对比来歌颂党的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质疑,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看起来很“乱”,占时间又最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散无边际,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学知识、政治背景等,从形式到内容,无所不有;但在我心中始终有谱,没有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由散到聚。30分钟过去了,我利用学生“吐的丝”,逐步在黑板上形成了一个“经纬网”(板书)

                    ┌────┐

      〈以小〉      │  线索  │    〈见大〉

                    └────┘      救命粮          控诉

      ┌─小时候吃      榆            哄饱肚皮

      │                │

    常│                │            又来救命

    吃│                钱            混个树饱        批判

      │                │

[1] [2] [3]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