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新法的应用特点

  2009-05-01 13:06:56  
浅谈语文教学新法的应用特点[作者] 湖南省娄底市三中刘炳麟[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浅谈语文教学新法的应用特点

[作者]  湖南省娄底市三中刘炳麟

[内容]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学新法迭出,且不少颇有特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对教学改革起了好的作用。但是这些新法有的过分注重教学形式的改变,有的对师生自身的素质要求偏高,致使普通班学生难以接受,一般教师难以操作,不能达到既减轻师生负担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新法的坚持与推广便自然成为泡影。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一种真正有用且能为广大语文教师承认和接受的新法,除了在指导思想上能树立起超越时代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模式上能摒弃形式化,繁琐化的束缚外,还要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培养新型人才这一实际需要的应用特点。

            一、按语文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联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个环节,各个教学要素彼此紧密联系,围绕教育的共同目标发挥作用。传统语文教学,却把教学中的各子系统、各环节、各教学要素分割和孤立开来,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总体效益,这是导致语文教学劳多获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新的语文教学法应是系统语文观、综合语文观、社会语文观的体现,应是一个由多种子方法组成,多个方面紧密联系并保持动态稳定又发展变化的综合教学法。这种教法不同于中学读写法,也不同于只在读写上大作文章的二元教学法。它冲出课堂小语文的禁锢,突破单一的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老模式,构筑了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加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多维新体系;它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既纵向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知识链进行系统学习,又横向联系课本、辅导资料及课外读物比较学习,还联系家庭、社会急需的知识以及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进行应用学习;它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控制,即让学生能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决定调节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应用的能力,促使学生尽快实现由“我要学”要“我会学”的转变。总之,新法的应用过程,始终遵循语文教学自身规律,重视一个“联”字:①联内容——读写与听说、语言与思维、知识与能力、悟道与学文有机联系。②联方法——多种子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应用。③联时空——不忽视学校语文的核心地位和家庭语文、社会语文的重要地位,大小课堂联在一起。④联力量——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密切,相互切磋,共同发展,也不排除其它语文力量。⑤联学科——打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寻求联结点,增强知识互补性。

            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快

    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都表现为一个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链条上进行的,没有时间,就无法进行。对于中学生来说,时间是求知的阶梯,是成才的资本,是达标的筹码。而置身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快速思维、快速阅读、快速写作、快速记录、即席演讲已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因此语文教学的速度训练已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目前的语文教学显然创立了“快速阅读”、“快速写作”为先导的新的教法,但这毕竟是少数教学改革者的单项训练行为,普遍的现象仍是“老牛拉破车”,节奏不快,效率不高,面对厚厚的语文课本与教参,不少教师望书兴叹,难以驾驭,课堂上讲得满满的还不够用,不得不拖堂或补课,作业作文只得安排在课外完成。由于其它学科的作业任务也很繁重,语文教学的质量往往失之于拖欠。

    鉴此,新的语文教法必须重视学生快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一要全面。不只是读写要快,听说也要快,记忆也要快,思维结构、维度、层次、变量的确定更要快。二要效率。即并非为“快”而快,不但要保证快速的“量”,尤其要注重快速的“质”。快速训练前,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和方法,训练后要有科学的检验手段和步骤,这种教法,融快速听、说、读、写、思于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大大压缩了教学课时,提高了训练的密度与强度,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就会有长足的提高,从而达到学习主体对学习载体的有效控制。

            三、“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活

    语文教学应是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学科。诗歌有丰富的意境,散文有优美的语言,小说有性格各异的人物,议论文有雄辩的论证,说明文有各种不同的说明方法。语文课比起其他学科,能更引人入胜。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讲课时忽视了语文课的特点,本来是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不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理解把握,从微观上欣赏品味,而是死搬教参,千篇一律地套用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似乎受不到一点感染。这种陪坐学习,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压抑和折磨。

    教学新法提倡“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它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大大调动了学生质疑答难的主动性,活跃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概括起来说,主要“活”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内容活。每堂课的目标虽明确、突出,但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文、教材、字词、语法、修辞、段落、中心,作文的面面俱到,而是着眼全期、全年,按照知识系统排列,一堂课一个中心“点”。因为语文材料丰富,论说层次多,训练量大,所以教学内容充裕而灵活。②教学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学生与学生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既不用传统的“教师中心,唱独脚戏”的高度“集中”,也不搞“教师不导,满堂聒噪”的极端“民主”,教师始终积极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应用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③思维活。学生求知思维活跃与否,与内容、教法是否灵活息息相关,使用新教法后,课堂气氛始终活跃,学生提疑答难主动,思维碰撞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活动课的广泛开辟,“无意识”理论的巨石架起了通向创造灵感的桥梁,提高了学生选择知觉对象和传授信息的精度和速度。④课堂活。上面三“活”创设了活跃轻松的课堂。信息和信息反馈的自动控制,减少了教学中的能量和物质消耗,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局面。家庭语文和社会课文扩大了语文课堂的空间和容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进入了最佳状态,在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中巩固和发展着所学的知识。

            四、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佳效果——优

    教学系统的构成有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着种种相互联系,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相互联系的组合方式不同,关系的性质就不一样。在课堂中,教与学的组合方式大至有三种类型。见下列图示:

    (附图  {图})

    (附图  {图})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浅谈语感教学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