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近现代史教材商榷三则

  2009-05-01 11:38:04  
高中世界近现代史教材商榷三则 一、英国在印度的侵略据点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讲到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时说:“英国在 亚洲集中力量侵略印度,以马得拉斯和加尔各答为殖民侵略据点。”(第23页)此说有误。与课本配套编印的 《世界近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高中世界近现代史教材商榷三则

    一、英国在印度的侵略据点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讲到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时说:“英国在 亚洲集中力量侵略印度,以马得拉斯和加尔各答为殖民侵略据点。”(第23页)此说有误。与课本配套编印的 《世界近代现代史地图册》第4页“英法对印度的侵略”图,在右下角的图例中,标有“——”符号的地点为“ 英国主要侵略据点”。在此幅地图中,除东部沿海的马得拉斯、加尔各答外,西部沿海的孟买也标有“——” 符号,与课本产生了矛盾。应当说,地图正确,课文错误。
    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积极在印度展开殖民扩张活动。从17世纪30年代起到90年代,先后侵占了三个据点, 这就是马得拉斯(1639年)、孟买(1668年)和加尔各答(1696年)。在这三个地点成立管区,由英国省督管 辖,作为进一步侵略印度的基地。建议历史教材将“以马得拉斯和加尔各答……”一句改为“以马得拉斯、孟 买和加尔各答。”
    二、明治维新年代
    教材讲到明治维新时说:“推翻幕府统治以后建立起来的明治政府,就开始采取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措施,来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上册第131页)
    这一说法存在两个问题:1.以睦仁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早在推翻幕府统治之前便形成了,“明治”这个年号 是在1868年九月初八开始使用,不能把年号的使用与新政府的形成混同起来,这是两个不同概念。2.这个说法 与上文有矛盾。第130页说:“(1868年)5月,倒幕派的武装力量占领了江户,又经过一年的内战,幕府的残 余武装力量全被消灭了。统治日本长达260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了。”据此,德川幕府统治被推翻是在1869年 (“又经过一年的战斗”)。但大家知道,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在于以哪件事 作为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应当说,1868年5月,倒幕武装力量占领江户就标志着幕府统治的结束。事实上, 江户被占领以后,德川庆喜宣布投降,结束了德川幕府265年的封建统治。
    建议教材作如下修改:1.将“德川幕府被推翻了”这句话移到“占领了江户”之后。2.鉴于教材没有明确 提到明治维新开始的年代,在“明治维新”这个子目的课文中,一上来应增加“1868年”这个年代,同时将“ 建立起来的”几个字删掉。这样,上下文的矛盾便可解决,也可避免新政府是在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才形成的误 解。
    三、是“普军”还是“德军”?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49页:“1871年1月,它(国防政府)同普军签订巴黎投降和前线停战的协定 ”,“24万人的军队作了普军的俘虏……”,“……答应对普鲁士赔款50亿法郎……”。同书第155页:“为了 增强反革命力量,梯也尔乞求普鲁士放还法国俘虏……”。以上这些引文中的“普”、“普鲁士”应一律改为 “德”、“德国”。在本章教材中,编者第一次将普鲁士改称“德国”的地方是:“5月10日,凡尔赛同德国签 订了屈辱的和约……”(第155页)。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德意志帝国的皇位是1871年1月18日(教材只提月份,没提具体日子)。课文说,“ 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诞生了”(第137页)。所以,从这个时间以后,“普鲁士”这个国名应被“德国 ”代替。“国防政府”签订停战协定的具体日子是1871年1月28日,此时距威廉一世称帝正好10天。所以,从此 以后的历史事件提到德国时不能再使用“普鲁士”这个国名。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已沿用多年,不少提法值得商榷,许多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建议对高中历史教材重 新编写。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