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

  2009-05-01 11:37:46  
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 历史教学从宏观上看包括史实、史论和史法。三者缺一不可。史实是基础,史论是灵魂,史法应包括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史法好比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航船,没有它,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中学历史教学重视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

历史教学从宏观上看包括史实、史论和史法。三者缺一不可。史实是基础,史论是灵魂,史法应包括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史法好比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航船,没有它,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中学历史教学重视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习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历史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开拓思路,要抓“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三个问题

教学中首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打好基础,抓好历史概念体系的教学。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物从现象到本质和特征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它体现历史事物的核心性内容,揭示历史事物的性质和意义,并作概括性的评价。历史概念包括历史人物概念、历史事件概念、历史现象概念等。在教学中,不但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本质进行深入分析,而且要对各种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把握历史概念体系,形成有机联系的历史知识结构,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特征与内在规律。其次要解决“为什么?”,即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原因、性质、意义等内容。在历史背景中又要分析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在原因中又要分析主要或次要原因、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远因近因;从具体内容入手又要分析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如分析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从政治制度看,清政府处在封建社会末期,是腐朽的封建制度,英国处在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升阶段。从经济上看,英国从19世纪上半期已完成工业革命,而中国尚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英国已是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生产,而中国尚处在手工工场阶段,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英国。从科学技术、军事装备看,英国军队使用先进的后膛装弹的来复枪和火炮,而清军则是使用大刀长矛和铜炮,武器装备大为逊色。引导学生从矛盾双方的各个方面对比分析,这个问题就理解的比较全面透彻了。第三要解决“说明什么?”即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的垂训作用,掌握学习历史后对我们的启示。如学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后对我们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无论是走改良的道路还是辛亥革命的道路,无论是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还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都是行不通的。挽救民族危亡、振兴民族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身上。

二、引导学生重视导言和结论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本线索,突破重点和难点

新编教材的序言或导言,一般都把章节的时代背景、重点内容、历史发展的大体进程和结果、主要规律提示出来。教师应指导学生预习、阅读、深刻领会和把握。教材的结尾,一般都有小结,如“太平天国的失败”,对太平天国的性质、失败原因、历史功勋作了概括而扼要的总结。教师应帮助学生就以上几个问题联系前面所学知识,一一仔细领会其结论:如分析失败原因应首先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不代表新的生产方式,不可能用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替原来的封建生产关系,这就决定了农民起义不可能最终胜利。农民自身的缺点和自私、眼光短浅,特别表现为领导集团的内讧,石达开负气带精兵出走。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派相互勾结对太平天国联合绞杀。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性质,抓装几千年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让学生回忆对比,认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比过去的农民起义口号有哪些发展提高,然后从时间、范围,肩负的革命任务以及它在反对外国侵略的同时还提出向西方学习等多方面认识它的“新特点”。第三,启发学生总结学过此章后应吸取总结哪些经验教训?得到了哪些启示?让学生认识,中外反动势力虽有矛盾,但在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方面,他们可以统一起来,结成反革命的同盟。中国人民的矛头所向必然是对准中外反动势力。同时也论证了农民阶级由于小私有者的缺点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教材的结论部分要前后联系,首尾照应,条分缕析,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使之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分析概括教材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学习并思考问题,不仅能促进其把握方向,便于掌握重点难点,落实基础知识,更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拓思路,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我在《鸦片战争》一章的教学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叫鸦片战争?为何鸦片与战争联系在一起?鸦片战争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鸦片输入有何危害?林则徐禁烟采取了哪些措施?你对林则徐有何评价?鸦片战争分哪两个阶段?中国爱国军民与清政府腐朽官僚在英国侵略者面前采取了哪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鸦片战争的必然结果是什么?联系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论述它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影响。(附:提示学生教材是从哪些方面论述其影响的。)还出了两道思考题:①联系鸦片战争前后政治经济形势与革命任务的变化,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何在?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四、精心设计启发性思考题,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教材,开拓学生思路

教师设计高水平的启发性思考问题颇费心力。它要体现教学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并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深度。还要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教材上下功夫。例如讲授唐代的历史,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分析归纳唐朝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的特点、表现,为何出现这样的局面?对我们有何启发?这就能帮助学生概括唐统治者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善于用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重视对外交流的开放政策,表现在政局的稳定、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民族关系融洽、中外关系密切。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税收制度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科技文化能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影响深远,促进亚洲及世界文化进步。如果能让学生对教材分类扼要概括,宏观把握,就能高屋建瓴,思路清晰。同时,也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体系化。解答问题也就能自觉地把史实与史论有机结合起来。

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创见

历史思维的特点是辩证思维。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是相互联系有系统有规律的,即辩证的。历史教师应该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发展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兴趣和能力。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是信息灵通广泛,视野辽阔,且求异心理和探究心理强,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启发思路等)学生是可以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份量有价值的问题的。为此,要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思索,质疑问难,发表创见。为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问“为什么?”“对不对?”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补充看法?”“有什么现实意义?”例如学习商鞅变法时,我就启发学生:你对变法中的“禁止弃农经商”有何看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对其中的重视农业应予肯定,因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应以农业为基础,但反对经商,会妨碍经济发展,对生产力发展不利。再如对法家韩非子的“法治”,也可启发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他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对当时打击奴隶主贵族并动摇其政权,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起了积极作用,但他强调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并在后来为历代封建君主所采用则应于批判。这样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对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益且效果显著。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