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主导地位的体现

  2009-05-01 11:11:09  
论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主导地位的体现   关键词:教师、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主导地位、体现   内容提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主导地位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意识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论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主导地位的体现

  关键词:教师、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主导地位、体现

  内容提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主导地位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意识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审美意识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理解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以此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
  二、探究释疑,养成参与意识

  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显入纵深,最终目的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取得知识的本领。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参与意识。

  三、表现发挥,激发艺术创造

  表现发挥是一种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必须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讲评拓展,提高审美能力

  讲评拓展是对整节课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领会学习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有一位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是起主导地位的,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看待生活,使学生的情感与表现对象产生共鸣,让学生的审美的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在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呢?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注意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以此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的表现发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注意在学习成果的适当评价,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此力求达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形成师生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 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意识

  适当的情境可以让人由情入境,在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迅速的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调节者和控制者,教师应当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感知,使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尽快了解,产生学习兴趣,并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和鸟、背景和鸟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丛被人们砍伐,只有光秃秃的山坡,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欣赏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学习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而培养审美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要通过日积月累才能达到。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理解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中的美,以此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如教学《愉快的课间活动》一课时,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人物比例关系及“像”与“不像”,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画面想象、布局、环境衬托及色彩搭配等,在我给学生讲清楚人物大比例后,我又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多种姿态:如跑、跳、蹲等,同时我又在黑板上画出动态线进行引导。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最后,一幅幅《愉快的课间活动》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了各式各样人物姿态的美和自己快乐的学习生活中的美。

  二、探究释疑,养成参与意识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究是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方法,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显入纵深,最终目的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取得知识的本领。例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学生的审美探究过程,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参与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养成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时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表现,可能会比教师一点点教要好的多。同时也能促成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的提高。

  三、表现发挥,激发艺术创造

     表现发挥是一种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要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教师要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要在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泼,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四、讲评拓展,提高审美能力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一堂课中的讲评拓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讲评拓展是对整节课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领会学习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会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和喜悦,同时也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画或制作,总认为是美的、好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由于他们的艺术秉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不尽相同,作画时必然出现多样的表现方法,甚至有千奇百怪的想法。这些都真实自然地流露在画面上。对于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创作表现能力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课堂作业,采取分层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审美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还要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同时展示学生的作品,能让学生平等地建立信心,在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中感受、议论、切磋、沟通、理解、触发,使他们的裹现得到应有的鼓励与评价,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并激发创作欲望、表现欲望,养成创新习惯。例如:在“六一”儿童节前,我结合学校的计划,搞了一个庆祝·六一”儿童画展。并且在每幅画的边上添加上了一段小评语。画展出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不但在画展中得到了美的熏陶。从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画中增长了绘画知识,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还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而开展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我们美术教师。因此我们美术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认真体现自己的价值,更好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活动都闪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光辉! 
 
参考资料:
1、《美术新课程标准》
2、《美学原理》


下一篇:论音乐的节奏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