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低年级音乐元素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给低年级音乐元素教学插上
“飞翔的翅膀”
音乐元素,指构成音乐艺术的最基本的成分,分解为音高、音色、节奏、力度、和声等。掌握音乐元素,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敏锐的感知,激发他们对诸音乐元素的不同结构的构成、运动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帮助他们了解这些运动变化对于表现人们的思想,抒发感情的独特功能作用,从而使学生能获得与音乐作品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
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音乐元素的学习显得单调、枯燥,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游戏、奏乐、律动、舞蹈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音乐元素。
一、在游戏中认识高音
在一年级教学中,为开发学生对音的高、中、低得理解,我在高音区演奏时,要求学生起立并做双手上举的动作,在中音区时就要求学生双手放在腰上,在低音区时,要求学生双手做下垂的动作。这些简单的动作与乐音的配合巩固了学生对音高的认识。同时我还通过对音乐形象的生动描述,使学生理解和区分高、中、低三个音区的音乐特点。在高音区让学生描绘小鸟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高音区的音色较清澈和明亮;再低音区让学生描绘大象、老牛、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低音区的音色较厚实、沉重〉。另外,我还用不同的音区来弹奏《粉刷匠》这首儿歌。在中区弹奏时,学生们办成一个粉刷匠,洋洋自得的刷着漆;当我在高音区弹奏时,他们又蹦又跳有叫,欢快的象一只小鸟;我在低音区用非常慢的速度弹奏时,有些孩子居然趴在地上学老乌龟………学生们在这种游戏状态下,愉快地认识了音高,学会了用动作表现音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亲近音乐,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他!
二、在玩乐器中探索音色
敲击乐器是最接近自然、最原本的乐器。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拥有奇妙音色的“打击乐器”,比如桌子、椅子、手、脚等等,我经常鼓励学生拍一拍、敲一敲、跺一跺,从中感受乐趣和不同懂得声音效果。例如:
4/4
X X XXXX | X X XXXX|
(敲桌) (拍手)(敲桌)(拍手)
XXXX X 0 | XXXX X 0 ||
(捶桌)(弹舌)(捶桌)(弹舌)
另外,我还让学生搜集各种废弃物(金属管、茶杯、锅碗瓢盆等)在教室里进行打击乐演奏。这一来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音色感受,从中获得了很多的艺术感染和启发!对音色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在律动中体验节奏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核心元素之一,被称之为音乐的“骨架”。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节奏感,即交给了学生把握音乐律动的钥匙。在低年级教学中我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借助孩子的体态进行教学,让孩子在游戏中加深对节奏的感觉和理解。比如游戏:用节奏节模仿回答:
4/4 (师)X X XX X | (学生)X X XX X ||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