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信息技术 迎接教育革命

  2009-05-01 11:15:04  
学习信息技术 迎接教育革命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学习信息技术 迎接教育革命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都非常重视,我国如不在这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国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改变以往按部就班推进的模式,以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都是广阔而深远的,而对教育的影响用一场革命来形容,也不为过。为此教育部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们准备得怎样了呢?通过以下一则材料我们来看一下教师与新型教育模式的差距。
摘于《人民教育》
——21世纪的新型教育模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与自己需要的、高水平的人士相沟通获得最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目标。
  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无校园围墙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将成为21世纪教育实效性、自主性、终身化发展目标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径。
  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1.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
  2.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担任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3.信息技术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信息。这个作用,是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殊优势,构建起有效的呈现、传递、处理信息的新型教育模式而得到充分发挥的。
  4.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
                                           
反观现状,笔者所处,多数同行仍以传统教育思想及观念指导自己,仍以传统教学方法——黑板加粉笔教授知识。在现代社会这无异于赶着马车上高速公路去和别人竞争。因此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努力学习信息技术,迎接教育革命的到来,为适应新型教育模式,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做好准备。
信息技术教育有哪些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基础性。它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其他传统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等一样的文化基础教育。
  高投入与高技术性。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建立专用的联网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并需要具有专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
  高速发展性。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更新。
  工具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上机、上网等实践活动,并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综合性、渗透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生活等领域,促进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决定了它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那么如何去学呢?
首先,教师观念的转变。   
(一)变传递型为引导型。教师将由事件的重述者和经验的传递者,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协作者。教师要做“领航员”,提供变换学习跑道的建议以及关于学习方向的重要指导和援助。
  (二)变复制型为创造型。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的教学方式必然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强烈的感召力,善于质疑,引发学生思考,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创造型教师。
  (三)变专科型为通识型。信息时代只有具备了自我导学,能不断更新知识的通识型教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在全民终身教育的大潮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变专制型为交流型。信息时代的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其开放性特征使不同文化在相互融合。这就自然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促进学生发展的交流型教师。
其次,大量投入。
1、 资金投入。
信息技术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在没有条件的地区首先应创造条件,配置硬件、培训教师、购买教学资料等等,可尝试社会、学校、个人三方筹集资金,保证硬件建设。
2、 精力投入。
一个崭新的课题,要在既有教学任务,又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拿下,对教师来说实为不易,但钻研本身其乐无穷。思想的高度认识,自会百倍投入。
第三、学中想教。
教师在参加培训做学生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的巨大影响,自会更加努力的学,同时可设计将来如何去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最好?哪些最需要掌握,哪些可调动学习兴趣等等。一方面汲取知识,一方面学习别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不墨守成规,积极探索,创造出符合实际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
那么如何去教呢?
一、信息技术课我们应采取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1. 一边讲、一边演示。这种教学模式应有一定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网络教室等。适合于软件的操作的教学教程,如WINDOWS、WORD。 
2. 以上机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上一节的理论课为基础,布置好上机的作业和练习。让学生以独立的性质来完成。教师从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践问题,以待下一节课的说明解释。 
3. 以网络教室为主的机房中上课,对操作性强的内容,教师讲后学生马上可实践操作。效果较好,学生掌握较快。 
4. 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借助CAI和软件嵌于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其关键是合适的课件和软件,如指法训练、鼠标练习等。也可尝试使用市面上使用的教学演示光盘,如开天辟地、洪恩等。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讲的是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计算机课尤其如此。在电脑的教学中努力从学生的实践出发想他们所想。以引导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计算机中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之。引导学生找方法,发现方法,不要把他们的思维框死在一条路上。在利用工具软件作业的时候,如<画笔>中画图,我们可以规定作业的大致内容,而细节问题可以放给学生来处理。如果学生意犹未尽,异想天开的画,这样的画是学生的想象,也应当肯定和引导。总之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计算机技术的海洋中遨游,教师则是灯塔。
总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使信息技术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手中的“专利”,变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手中的“武器”。只有这样,教育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教育才能更快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