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启发点”的优化设计

  2009-05-01 13:36:18  
数学课“启发点”的优化设计数学课“启发点”的优化设计 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设置、优化“启发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所设启发点的“质量如何”,直接影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数学课“启发点”的优化设计

数学课“启发点”的优化设计

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设置、优化“启发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所设启发点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设计的“启发点”要具有趣昧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便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就能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
比如,在讲“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先给同学讲了一个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大蜜桃口水直流,唐僧说:“要吃桃子可以,但是必须答对两道题。”孙悟空、猪八戒连连点头说:“行、行,师傅快些出题。”唐僧说:“有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二人,每人得几个?”悟空一听,哈哈大笑,这还不容易!他俩都在地上写了个“l”宇,师博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二人,每人得几个?”猪八戒挠挠肚皮,抓抓耳朵,答不上来。孙悟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知道,每人半个。”师傅说:“答得对,请你们用数字写出来。”二徒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来写。讲到这儿,老师问同学:“你们能帮这个忙吗?谁会用数字来表示半个?”这个问把同学们难住了,一个个瞪着眼,歪着头想不出来,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到老师身上,老师就抓任这个有利时机组织教学。这时的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设计的“启发点”要具有衔接性
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或现象有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反映它们的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教学中,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及其衔接性,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易于理解新知识,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所含相同因素的多少,巧设启发点,由浅人深,从易到难,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例如,在讲“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根据除法、分数与比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衔接点,迁移较好。在新授课之前,可先设出以下启发点:
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 a:b还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
3、怎样把分数改写成比?
4、怎样说明这几个“比”相等呢?
以上启发点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了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启发点充分起到了迁移作用,使学生理解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而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
三、设计的“启发点”要具有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去多思多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提出富于变化、具有灵活性的启发点,才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要把着眼点放在训练学生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上,达到“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而决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正确的答案。例如,在讲“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通过不同的“启发点”一题多解:“甲乙两地相距144千米,甲骑车从甲地到乙地需8小时,乙步行从乙地到甲地速度是甲的—,问甲乙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出发几小时后相遇?当学生有所感悟时,提出以下问题:
1.依据甲应行驶的路程及其速度,乙应走的路程及其速度各应如何解答?
2.从工程问题角度考虑,根据总路程及甲乙的速度和甲乙各应行驶的路程及其对应速度,又应如何解答?
这样的启发点,学生会沿着不同路径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和解题方法,得到许多不同的解法,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设计的“启发点”要具有适度性
课堂上教师设置的启发点要深浅适度,防止过难或过易。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确定启发点的深浅度。过浅了,学生张口就答,不假思索;过深了,使学生无法思考,无从回答。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前提下确定适宜的难度,“跳一跳,摘桃子”。老师提出问题后,好学生略作思考,中等生作一番思考,困难生反复思考才能准确回答上来。
例如,在教学“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这道题时,教师在用图片演示后,可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这道题红花多还是黄花多?
2.已知什么,求什么?
3.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什么?
这三个深浅适度的启发点,使学生很顺利地理解了题意,明白了求红花有多少朵的意思就是求比5朵多3朵的数是多少朵,属于“已知少数,求多数”用加法计算的类型题,并掌握了解题途径的方法。
另外,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所设的启发点要有梯度、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新授课的启发点应易不应难,而在巩固训练段,启发点适当增加难度,这样变化有梯度的启发点,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水平很快得到提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启发点的选择,应当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让“启发点”启在关键处,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热爱科学、勇于攀登高峰、克服困难的意志的目的;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