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问题提法 营造创新环境

  2009-05-01 13:31:29  
变更问题提法 营造创新环境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绝不能作为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长期以来,那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囿于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因此,在当今的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考虑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变更问题提法 营造创新环境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绝不能作为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长期以来,那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囿于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因此,在当今的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考虑,不要为了教材而教学生,而要为了学生用好“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材”。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新课部分时,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
  【片断】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学生:“怎么没有问题?”
  师:“谁能通过计算说明这个乡造林任务完成得怎样?”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想发言。
  林夏涵:12÷14= 〈 1(“1”代表实际造林公顷数)
  由此可见造林任务完成得不错。
  陈泽:14-12=2(公顷)造林任务完成得挺好。
  刘必贤:14>12 造林任务完成得好。
  杨逸:14÷12≈1.167=116.7%
  116.7%-1=16.7%
  造林任务完成得很好。
  师:现在咱们来听听杨逸同学的想法,好吗?
  杨逸: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先求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把所  求的百分数减去1求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我听到这,随即把问题补充上去就成了课本上的例题3,并由此引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
  “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话音刚落,学生中又有人举起了手。
  张鑫:这题还能这样做,先求多的公顷数,再求多了百分之几。列式如下:
  (14-12)÷12= ≈16.7%
  师:咱们班的同学可真是聪明,不但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造林任务完成得很好,而且能有不同的解法。
  杨逸:庄老师,我还有其他解法。
  听她这么说,我作出一副很惊讶的样子回答说:“是吗?那就说说看吧!”
  杨逸:12÷14= ≈0.857=85.7%
  1-85.7%=14.3%
  班上一阵喧哗,传出“不对啊,结果不一样”的声音。
  学生中立即就有人反对,结果不同,杨逸显然不对。
  师反问:为什么?你能说出道理吗?
  林夏涵:杨逸这样做是把实际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而刚才的问题是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
  接着我顺水推舟。
  师:如果是杨逸同学这样列式的话,问题应该怎样提?
  林夏涵:问题应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其他同学不住地点头表示同意。
  【反思】
  1、营造创新环境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本环节中我将原例题中的问题省掉,不出现题目的问题;就这么一改,一个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开放性问题产生了,一个与“问题解决”教学要求相符的探索性问题便设计出来了,也就是这样小小的一改,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创新环境,教学过程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可以自由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有旧知的回顾与应用、有新知的猜想与探索,教师一没有“牵牛”,二没有“放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2、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定位在“经历、体验、探索”,可见在创新教育的大前提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如,同样是说明“这个乡造林任务完成得相当好”,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想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我们更应该珍视。
  3、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整个过程我的言语不多,遇到问题能让学生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所学知识不是我的生硬灌输,而是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我的“无形”帮助下自然悟到。如当学生误将求“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列式为12÷14= ≈0.857=85.7% 1-85.7%=14.3%时,我将此答案进行较好地利用——“如果就是这样列式,问题应怎样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点燃了,经过思考、讨论找到了答案;即将问题改为“原计划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这样处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很好地完成了例题的教学,而且将例题后要求改变问题的题目也自然地得以解决。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