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教育如何破题

  2009-05-01 10:46:09  
公德教育如何破题 社会公德建设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1个显着标志。社会公德是与社会文明相1致的,文明程度越高,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就越高。许多发达国家对此都极为重视,例如英、德等国都不吝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入巨资,使本国社会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虽是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而着称的古代文明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公德教育如何破题

    社会公德建设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1个显着标志。社会公德是与社会文明相1致的,文明程度越高,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就越高。许多发达国家对此都极为重视,例如英、德等国都不吝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入巨资,使本国社会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虽是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而着称的古代文明大国,但是人们在公共领域所表现的道德素质仍旧存在着伦理层面的深层次问题,致使社会公德教育的难度大、信度低、效果差。
    首先,现代“差序格局”的存在,增加了社会公德教育的难度。中国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道德个体的行为受之于熟人圈子中的舆论威力而显示出强大的制约作用。正如费孝通所说,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机构是1种“差序格局”,是1个“1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1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而中国现代社会,这种原有的“差序格局”被打破,主导性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伦理关系已经不再是建立在血缘与地缘基础上。非血缘亲情基础上的业缘关系成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人们经常要依工作需要或利益需求构成属于自己的1张张人际关系网络图,从而形成了不同时段、不同地点、不同内容的“差序格局网”。这便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差序格局”,这种现代意义的“圈子伦理”是人们10分看重的。这样1来,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要求是处在“圈子伦理”以外的伦理规范,所以,人们常常缺乏真正意义的关切,这就势必增加社会公德教育的难度。
    其次,“流氓文化”反伦理倾向的滋长,降低了社会公德教育的信度。“流氓文化”是1种反伦理的社会因素。它从根本上漠视1切游戏规则,下层民众往往更多地成为其“粉丝”。在新时代,这种“流氓文化”的反伦理倾向仍在滋长,而且阻碍着社会公德教育的正向发展。“我是流氓我怕谁”、“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成为1些青少年心中的威风定式,且有着相当的“人气”和“市场”。而某些具有“社会公德问题”的人似乎也没有因此而降低人格和威信,这与社会公德教育的目的是完全相反的,它在现实生活中对青少年产生着极其负面的影响,同时严重降低了社会公德教育的信度。
    最后,丢“面子”不丢“脸”的心理误区,降低了社会公德教育的效果。“脸”与1个人的道德行为及其名声相关,而“面子”与1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能耐相关,它直接涉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在他人心目中所处的心理地位。1些人认为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1经被发现,也只是丢“面子”并不丢“脸”,如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只是丢了“面子”而不丢“脸”的观点,竟然能得到同学们的宽容和理解,这就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中国人认定“面子事”和“脸事”不同。“丢脸”的事主要为违法乱纪和不道德的事,如偷窃被抓;而“丢面子”的事则主要是1些不雅事件以及反映个人能耐不大的事,如当众出丑或考试不及格等。脸重在守护,而面子则重在争取。1个人只有1张脸,但却可以有多个面子。因此,脸对于中国人来说,是1个守护的问题。守不住脸,没了脸,就不是“人”了;而面子有大有小,面子大活得潇洒,但面子小甚至没有面子却不影响做人,所以面子重在争取。“脸事”具有延时性,而“面子事”具有情境性。1个人1旦丢脸,会长时间抬不起头来;但1个人丢了面子,虽当时难堪,但时过境迁,人们会很快忘记。
    1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能够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真正形成社会公德的意识和真正养成社会公德,的确不是1朝1夕能做到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高尚的道德模范鲜活地生活在我们周围,他们只是先进性的部分,而不是广泛性的全体。从先进性的社会道德理想出发,其远期理想是“让世界充满爱”,从广泛性的社会道德理想出发,其近期理想应该是“让社会充满关怀”。因为,“爱”体现着神圣,“关怀”体现着责任。
    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形成关于美好公德的人世关怀。
    1方面,要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人与人之间形成关怀关系。道德是在关系中形成的。社会公共领域的人们常常忽略关系的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将公共生活的伦理关系演变为重“亲情”、“友情”的伦理关系,把公共生活看成是家庭生活和交往生活的扩大。只有关系形成,才会有责任观念。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卡罗尔·吉利根认为,道德问题就是人类的关系问题,而所有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都可以根据平等和依恋来体现。这种互相平等和依恋的理想道德关系为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的存在奠定了基础。公正伦理要解决的是不平等问题,关怀伦理要解决的是分离问题。公正伦理在强调个人权利、自主、独立时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关怀伦理则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去缩小和消除这种距离。
    另1方面,要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怀氛围。这种关怀氛围就是理想社会的道德理想。人人从关怀出发,并在关怀中去感受关怀,使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美好,处处尽显关怀。
    任何1个和谐的社会,都会形成1种关怀的伦理氛围。香港就有1个“商界展关怀”计划,聚集1群有心人,推动社会进步,通过社会服务的工作,共同为香港出1份力。香港这种做法形成的这种伙伴关系就是伦理意义的关怀关系,香港社会也会因此逐步形成1种充满关怀的伦理氛围。只有这种充满关怀的伦理氛围,才能促使道德个体实现其伦理精神的真正自由和超越(作者单位你鞍山师范学院)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