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如何做

  2009-05-01 09:11:30  
2008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如何做 由于文言文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耳濡目染;加上文言文基础性强,不像现代文阅读那样可以依赖“感觉”,答案的弹性空间相对较小,所以它经常令我们学生在心理上有畏惧情绪、在实践中似乎无计可施。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技巧,文言文阅读也一样。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朗读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2008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如何做

    由于文言文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耳濡目染;加上文言文基础性强,不像现代文阅读那样可以依赖“感觉”,答案的弹性空间相对较小,所以它经常令我们学生在心理上有畏惧情绪、在实践中似乎无计可施。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技巧,文言文阅读也一样。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朗读、培养感;另一方面要关注文法,掌握阅读方法。
    方法之一是“删繁就简”。
    优秀的作品常常条分缕析,或者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在阅读能力较强的人们眼里,它们汪洋恣肆、情意酣畅,处处散发着深切的魅力;而在阅读能力较弱的人们眼里,仿佛字字句句都云山雾罩难知所言。我们的学生往往大都属于后者。对于这类力不从心的“读者”而言,“简化”文章是读懂文章的捷径之一。“筛选中心句”便是“简化”文章的有效方法。
    以明代陶望龄《养兰说》为例: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兰之法,喜润而忌湿,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全文278字。文字不多,思路清晰,但很多学生仍觉繁难。但是如果我们将文章简化为下面这几句话,想必他们读来一定轻松很多:(兰)闽产者贵。
    予旧尝闻之,闽兰独用茗汁,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
    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
    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
    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这几句话是在原文中提取出来的。细读之后会发现主要内容与原文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什么删除了大多数句子之后基本文意并没有太大改变呢?原因是删除的句子不是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它们有的是文章中的“例子”,只是对文章的观点起证明作用;有的是“分说”性句子,旨在对文章的核心观点加以阐释;有的是描述性句子,作用在于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有的是文章中的相关句子的补充,目的只在于使语气更连贯、表达更严谨——如果说文章的语句有“侧重表达思想内容”和“强化艺术效果”之别,那么显然前者在文章阅读中更加重要,我们不妨将它们称为“中心句”,相对应的是那些在文章中只对“中心句”起辅佐作用的句子,我们不妨称之为“非中心句”。
    “中心句”往往是文章中的议论性总结性的句子。但这样说法有些笼统。实际上可以将“中心句”看作“非中心句”
    以外的句子——当文章中的“非中心句”被剔除之后,剩下的就是“中心句”了。
    那么具体哪些是“非中心句”呢?下面我们以《养兰说》为例说明:
    ①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②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
    (本文的核心话题是“闽兰”,所以“会稽之兰”只是“比照”性的句子,所以第①句是“非中心句”;本文旨在谈“养兰”。第②句字面上是谈“养兰之法”,其实是谈“兰”之“性”。该句不在核心话题“养兰”二字之上,只对“养兰”起铺垫作用,所以不是中心句。)
    ③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④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第③句旨在形象地渲染(闽兰的)“多态难奉”,是为后一句服务的,所以它不是中心句。第④句旨在谈“他花”,而不是核心话题“兰花”,它的作用是比照“兰花”,所以不是中心句。)
    ⑤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第⑤句说明“独用茗汁”的理由,是对“独用茗汁”原因的解说,属于因果关系复句中表示“原因”的次要分句,所以不是中心句。)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⑥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第⑥句谈“他家所植”,以之作为“我家所植”的比较,所以它是非中心句。)者子之术也。⑦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⑧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
    (第⑦句中“谷”与“芳”是“客”用以证明自己观点的两个例子,所以它不是中心句。第⑧句是插入性的句子,不是核心话题,所以它是“非中心句”。)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
    ⑨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是本文的一个例子。所以第⑨句不是中心句。)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总之,根据文章中的义理,我们将文章中那些例子性的句子、分说性的句子、比照性的句子、渲染气氛的比喻句、插入补充性的句子、复句中的次要分句等都可以视为“非中心句”。通过剪除非中心句将文章删繁就简,阅读起来会更便捷准确地抓住文章的核心,所以它不失为通读文言文的一种有效方法。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