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知道:写出文采 写出亮点

  2009-05-01 09:09:10  
高考作文复习知道:写出文采 写出亮点 作者:王辛铭 离高考只有半年了,作文怎么准备?还来得及吗?“干脆甭管它了,到时候就‘编’吧,有什么算什么了。” 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至少有些必要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还是可以做的。 1、练练审题 不要以为话题作文这种命题方式已经最大限度地取消了枷锁和陷阱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高考作文复习知道:写出文采 写出亮点

    作者:王辛铭
    离高考只有半年了,作文怎么准备?还来得及吗?“干脆甭管它了,到时候就‘编’吧,有什么算什么了。”
    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至少有些必要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还是可以做的。
    1、练练审题
    不要以为话题作文这种命题方式已经最大限度地取消了枷锁和陷阱,一目了然了。就拿今年的考题来说,绝没那么简单。有些考生粗看一眼就把它当成了一般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难免要跑题。“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关系”,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尤其是对于哲学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研究其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通畅,把握就越大。吃透话题的实质,弄清它究竟向我们要什么。
    2、牢记标准
    什么是好文章?国家颁布的《考试说明》那就是标准。尽管它年年有些变化调整,但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四项要求大体上是基本稳定的。把这条浓缩成八个字:“深刻,丰富,文采,创新”,不难记吧?心里牢记这四杆尺子,就有了作文的高标准。
    3、加强理性思考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观点深刻一些,视野宽阔一些,见解新颖一些,富有启发作用?
    (1)运用纵向思维,由表及里、由果及因想一想,凡事都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结果看到原因。最好的思想武器是哲学,哲学是聪明学、明白学,不可不用。为什么说近墨者未必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为什么说评价玫瑰的好坏根据在花而不在刺?花是主流,刺是支流。为什么说不能让感情的亲疏远近影响认知的正误深浅?情与理,是与非,真理与谬误,感性与理性,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运用横向思维,由此及彼,由点到面想一想,就可以拓宽思路,从时间到空间,从古今到中外,再看看社会,看看自己,还愁找不到最佳的立意角度吗?今年的高考作文,有人写韩信误信萧何,有人写诸葛亮误用马谡,而邹忌讽齐王更是现成的例子。结合现实,有人写声乐大赛评委的挟私错判,有人写教师手记的网里人生,有人写“莫让浮云遮望眼”,有人写“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人甚至从服装模特吕燕在法国获奖谈起,写了《民族情感与世界》,指出“中国悠悠历史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的民族感情,但世界的发展,更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勇敢地拥抱世界大家园!”视野宽阔,纵论天下,岂不也是亮点?
    (3)观点有没有启发性,这是文章拉开档次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一览无余,索然无味,那就是白开水,就是“陈言”。有了启发作用,才谈得上有意蕴,有意境,有内涵。
    要想写出有启发性的观点,有一个重要技巧是常常要用上的,那就是类比推理。当然这也是由此及彼的办法。运用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抓准两件事物的相似点,否则反而节外生枝了。
    4、加强材料储备
    有些文章,既没跑题,观点也对,为什么就是上不了档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单薄,没有分量。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同样干巴巴;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拉倒。这种文章别看800字,一攥没什么了,都是水。
    材料没有密度,也就难有力度。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语言就非得简洁精炼不可,味道自然就浓了,让人感觉处处都是提过纯的,这就是亮点!
    材料从哪儿来?当然靠积累。现在需要的是两项工作:一是在这半年继续收集鲜活的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多年的“库存”分门别类清理筛选一下,择出可供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列个提纲,既可备忘———坐在考场上想得起来用得上,又不费时间。
    从哪些方面选材备料呢?主要是四个方面:
    (1)自己的生活。高中三年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初中和小学的材料如有特色,是精品,也可以用,但一定要防止材料低幼化。生活材料一要真实(切勿瞎编);二要有内涵,有特点,有味道,有新意,确保不会与别人雷同、撞车;三要自己对这个生活材料有所感悟,且比较深刻。
    (2)学识与见识。各学科知识中均有大量写作素材,就怕你不会发现。首当其冲是哲学,此外,历史、地理乃至数理化、音乐美术体育,哪门没有大量既生动又具体的写作材料!跨学科知识写入作文已屡见不鲜,电脑网络更大量入文。从科学、文学、哲学、美学四个方面多备点料吧,不求多,但求精。这比把精力花在背《作文选》上强得多,那是人家的,用了还落个“窃”。
    倘若,再选备些古今中外的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名人轶事,材料能不丰富?知识加见识,就是亮点!
    (3)社会热点,媒体焦点,国内外信息。视点高,眼界宽,材料新,意义又重大,这就是有价值的素材。一要保证真实,道听途说不行;二要把握好选用的尺寸。信息材料的引用最好有准确的时间、地点、人名、数据,使之更有说服力。
    (4)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这是思想的精华,语言的典范,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倘能用得准确,恰到好处,无疑会给文章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从现在起,作为总复习中的调剂和休息,每周选背三则,半年就是70余则,高考作文时从中选用两则,有何难哉?
    有人问:写议论文,是否举的事例多就叫材料丰富?不是。如果论证过程是层层推进,步步加深,每层都有事例做论据,不嫌多,因为每个事例各司一职。如果为了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却举了一大堆同类的例子,大同小异,作用雷同,这不但不叫丰富,反而让人觉得重复,罗列,堆砌,既单薄又肤浅,甚至给人以凑数的感觉,不如只留两个精品为好。
    5、练语言,练技巧,出文采,上水平
    有人认为自己语言平淡,没天才。这是迷信。其实每个人平时无拘无束地同父母亲友同学聊天的时候,语言都比作文生动。面对试卷就更放不开了,越拘谨越没文采。
    文采也不是花里胡哨,不是胡聊乱侃。文采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真诚、自然、优美、机智和幽默。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而已。在你记叙、抒情、议论的时候,你的学识、见识、个性、修养、趣味、神韵也同时往外流,这就是言为心声,这就是文采。这种非常自然的语言不仅有了情感,有了意蕴,有了灵性,而且有了品位,有了亮点。“学生腔”是憋出来的,“白开水”是凑出来的,闪着文采亮点的语言才是流出来的,它不需要勉强和做作。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语言美一些。严复说的“信、达、雅”(准确、通顺、文采)就是美;庄子则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为之争美”。可见,美并不玄乎,人人都能做到。
    6、力求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绝不是为新而新,更不要单纯为标新立异追求时尚而走向谬误和极端。创新,是要我们反映时代精神和崭新风貌,视角独特,思维灵活多向,从立意选材到构思设计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弃我取,人趋我避。
    总之,没有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就很难突破思维定势和新老八股,那就难以写出个性,有所创新。 
    作者简介
    王辛铭:从事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