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政治最后阶段复习建议
高考文综政治最后阶段复习建议
俗话说,行百里,半九十.高考临近,如何在最后的20多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旺盛的斗志与较高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现谈点个人浅见,供大家参考与指正.
一.思想认识方面要做到"四心":1.坚定信心.信心是建立在强大的实力与充分的准备的基础上的.此时,考生理应全面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熟悉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明确自己的目标与现状,合理定位,知己知彼.2.理解苦心.高考临近,老师/家长的嘱托多了,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从容面对自己十年寒窗的检验.劳逸结合,科学安排,协调好各种外部关系.3.保持平常心.高考是综合实力之较量,非一时一日之功,少些患得患失,少些非分之想,轻装上阵,把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4.答题要细心.分配好时间,遇到难题不纠缠,注重直觉,着眼全局.
二.知识掌握方面查"四清":主干知识清,常考知识清,热点知识清,薄弱知识清.近年高考加大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核,甚至是从不同角度年年考,常考常新.如宏观调控,三农,联系,内外因,主观能动性和规律客观性,国家职能等知识.因此,要对主干知识的范围,层次,能力运用等方面熟练掌握,融会贯通.热点是相对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些知识正在'升温'如,投资方式,社会保障,党的建设,民主,国际组织等知识,要适当关注.可以对照考试说明,梳理一遍,对易错点,薄弱点,遗忘点巩固夯实.时间有限,注意突出重点.带着问题和热点把教材通读一遍.
三.能力达标方面查"四会":会整理知识,会建构网络,会总结规律,会分析实际.高考一般不单茨愫眉知识,而是较多的考知识的迁移,整合和运用的能力.高考政治的命题尤其是主观题的背景材料,往往是多个热点的结合点和多个考点的切入点.如今年的民生问题,就涉及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运用的主干知识更是涉及经济,政治和哲学.因此,要通过研究典型例题,反复揣摩命题立意,把握命题规律,分析思维共性与个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应考能力方面过'两关":分析审题关,文字表述关.选择题不要太快,做到好中求快.特别注意题干连接词,选项组合的特点.高考政治的主观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包含丰富的信息与内涵.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答不同.题目似曾相识,答案切忌生搬硬套.要总揽全题,抓住立意,全面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找准设问的指向性,切入点,做到原理的准确性,要点的完整性,语言的专业性,叙述的条理性与书写的规范性.使试卷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如北京某区一模对去冬今春的粮油价格上涨影响的分析,就较好地体现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许多考生摆脱不了思维惯性的影响,大谈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而不能紧扣粮油这基础商品和影响这两个关键词,答案不得要领或失之空洞.部分考生抓住了影响一词,但从中得出通货膨胀,商品积压等错误结论.考生不能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能准确使用学科术语,反映了其基础知识掌握,知识迁移和分析能力的欠缺.而命题者则从粮油生产者(农民收入增加,调动积极性),消费者(城市低收入者生活水平支出增加生活水平受影响),市场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等角度分析,体现了辨证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建议抽出时间按高考要求,认真完成05,06高考真题,然后对照标准答案,把握命题特点,分析出错原因,寻找解决对策,以收实战演练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