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学科命题小结
2007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学科命题小结
2007年3月,我们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组在听取省考试院领导对命题的工作要求后,认真学习了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学业水平测试的文件,仔细分析了省学业水平调研试卷和各大市的模拟试卷,制定了命题双项细目表,从省考试院提供的七套征题试卷中精选出一部分选择题,加以改造(约占全卷32%).并根据双项细目表中的考点及要求,重新补充命制了一部分选择题(约占68%),非选择题7%是改编的,其他均由我们现场命制。在试题命制过程中。我们不断对照考纲和教材。逐题反复推敲,上网查询搜集资料及图片,核对试题中引用的资料信息.听取和落实领导的审查意见,认真反思和改进试题,不断提高试卷质量,按时完成了本学科的两份试卷的命题任务。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努力体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考生的生活实际,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适度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其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努力实现“注重覆盖面,兼顾区分度,确保合格率,控制优秀率”的要求。
二、命题依据及范围
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精神,以《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必修科目)说明》为命题依据,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三本教科书内容为参照蓝本,同时考查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三、试题的主要特点及导向意图
本试题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发挥学业水平测试对全省实施新课程的正确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
1、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引导学校把握必修学科的教学要求
在命题中,我们十分重视把握江苏省制定的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基础知识考查,努力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性质和要求.本试卷覆盖面十分广泛,尤其是对主于知识的考查(主干知识考查l00%);主考点和涉及到的考点占全都考点的70%;我们在突出基础知识考查时,不仅投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还十分注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试题难度比例控制在7:2:1,试题具有恰当的区分度。我们认为这样测试,有助于引导学校正确把握省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全面理解突出考查基础知识的内涵;有助于引导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既不降低教学要求。也不超纲教学,不补充新教材中删除的旧教材内容,不加深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落实好新课程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2、注意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学以致用
在命题素材的选择上,我们努力使试题回归生活,具有时代感。我们注意选择高中学生关注的并有生活体验的素材,刨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参与问题讨论,使学业水平测试过程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我们注意选择学生十分关注的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提高他们运用《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相关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简答题第42题,分析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战略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41题分析江苏省政府实施富民优先工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中的道理。另一方面,注意选取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景,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生活实践,如探究题第43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金钱,学会理性消费等。
在试题呈现方式上,我们努力使试题具有更多的新课程气息,如在选择题中增加时政新闻图片(如第l4小题中的胡总书记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颁奖照片)和新发表的漫画(如选择题第18小题,呼吁要规范市场的漫画题;第34小题,要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漫画题);试题小而活,活而不难。非选择题中,多数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允许学生选择试题中相关问题回答(如探究题43题,第1问和第3问,都让学生自主选择分析对象答题);答案设计中注意多元性和规定性的结合,我们先写出答题要求,再提供参考答案。目的是想改变以往考试阅卷中,阅卷教师一味根据命题者制定的答案踩点给分现象,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同时使阅卷评分具有公平性。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命题要求与学生零距离。
3、巧妙利用教材素材命题,引导师生用好新教材
我们在命题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命题,引导师生认真学好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如用《经济生活》教材笫一单元设计的《正确对待金钱》探究活动为命题素材:注意选用教材中 引用的名言(如第34小题,引用教材44页中的毛泽东同志名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第19小题,引用教材49页中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第38题引用了思格斯的名言“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的机体的一个肢体”)、事例(如第32题中的题干;材料选编了教材33页中关于空位上化学元素被发现的事例)、插图(如第23题引用教材第三14页中其中一幅插图;第43题引用教材48页中一幅插图,加以改造后创设了问题探究情景)、设计的讨论活动(如第43题是以“经济生活”教材第一单元“正确对待金钱”这一综合探究活动为基础改造设计的)等为命题的素材。答案要点及表述基本来自教材,目的是引导学校重视和用好新教材教学资源,克服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如人为降低教学要求,简化教学过程,不开展问题讨论和探究活动,不注重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基本观点,把教学过程变为枯燥的让学生划扛扛、背条条的等。
4、注重试题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注重新课程的德育导向功能,试题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理解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人生价值观。
四、基本的目标预计
1、努力使合格率达到90—95%之间。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选择题部分有58分是最基础的内容,难度系数都在0.90左右:在非选择题部分试题难度系数在0.55左右,其中有15分是一般考生能够得到的基本分。由于对艺术类考生的学习水平难以估计,尤其是考生近期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和复习质量不了解,因此,我们对本学科测试合格率达到95%以上没有十分的把握。
2、预期优秀率能达到10%左右的命题要求。为区分一般考生与优秀考生的学习水平,我们在试题中设计一般考生难得到的分值(约11分)。
3、本学科测试卷开考后,师生会感觉到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改革的新气息,能使认真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学校在本次测试中取得较好成绩,能对规范今后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起到良五、几点反思
1、省考试院和各级教研部门平时要加强对全省不同类别学校的必修课教学情况的调研与教学质量的评估。提高省水平测试的针对性。
2、加强对高中必修课程水平测试评价工作的专题研究.在考试院和教研部门的组织下,成立课题攻关小组,深入研究水平测试试题的效度、信度、区分度等。逐步建立命题专家库和基础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