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武汉中考作文——试题及详解
下面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毕业留言册》:
我的自画像:
额头宽了一点——思想的野马正好在这里奔跑。
同学留言:
最难忘那次联欢会,你的新鲜点子让我们快乐无比!(同学甲)
你知道我最欣赏你的是什么吗?就是你总能够别出心裁。(同学乙)
我总在想,以你非凡的创造力,十年后会成就一个怎样的你!(同学丙)
恩师寄语:
你的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老师感谢你。
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2006年湖北武汉市课改区和非课改区共用中考作文试题)
近十年来,武汉市中考作文试题从命题作文到长达五年的话题作文,再到包含话题作文作选项的选题作文,采用材料作文形式还是头一次。但是,这种材料作文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了——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要求写成一事一议类文章,并且必须用上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现在的材料作文,材料仅仅设置了一种情景,寄托了一个或者若干个话题。也就是说,将写作话题的明示改成了暗示:写作话题必须由写作者根据材料去确定。这对写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
命题者设置题干,可谓煞费苦心:题目取材于学生的毕业留言册,不仅形式别具一格,而且内容极富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毕业留言册上的内容,为绝大多数学生所理解、接受,所以从一定角度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这样的设计必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从思想导向上看,留言中称赞创新精神,透露和谐关系,与今天的时代精神相应和,渗透着很强的人文关怀。
要写好这道题目,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准确确定话题。 写作之前要对材料作文的材料进行提炼、聚焦,从而确定写作话题。不能随便抓住某一句话就用作自己的写作内容,而要抓寄托着材料主旨或者主要内容的中心词语、中心话题,以此作为写作话题。以本题目所给出的材料为例,写校园生活固然可行,但是,必须围绕“创新”“欣赏”“和谐”等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表现校园生活。如果你确定了“创新”“欣赏”“和谐”等话题,就抓住了材料的精髓,完全可以突破校园生活,放眼广阔的生活领域。
二、倾注真情实感。 题目要求“结合……(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这就需要我们杜绝那些空洞的、夸大的、不实的矫情式内容。写我们的亲身经历固然是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为论据也是在写“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还是在写“自己的生活体验”。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心里话,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动人文章。
三、确定恰当文体。 题目里说“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那什么才是恰当的文体呢?长于叙事的同学,不妨首选记叙文,用感人细节打动人;长于理性思考的人,不妨首选议论文,发表独到的思考;视野开阔的人,不妨首选散文,用丰富的积累、广博的材料说话;创新意识强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文体情况,选用非常规的文体。知识丰富的人,甚至还可以选写说明文。
四、运用出彩语言。 在文章开头部分、结尾部分、过渡处、总结处等地方,或者使用精美的排比句、对比句等,或者活用新鲜的时尚语言,或者选用饱含哲理的精警语句,或者借助诗意化的表达,这些都能使文章出彩。 (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