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

  2009-05-01 08:19:39  
中考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我国特有的语言瑰宝——文言文的继承学习。近三年来,北京各区中考试卷中文言文考查所占分数在6—12分,占试卷总分的5%—10%左右。初中语文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要求为中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中考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我国特有的语言瑰宝——文言文的继承学习。近三年来,北京各区中考试卷中文言文考查所占分数在6—12分,占试卷总分的5%—10%左右。初中语文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要求为中考文言文的考查设置了范围,重点着眼于:诵读方面,也就是对文言文的读音的考查;理解内容方面;背诵,即积累方面(该类题专设在积累默写一类,故不包括在文言文阅读中)。比较近三年的中考题,文言文阅读呈以下几大趋势。

  一、平实基本的考察仍是主要内容。

  平实基本的考察即指对文言文词语音、义及句义的考查,这在各区中考题中均有显现。考查音、义的词语多为常用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或多义词。

  例: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 素:sù朴素

  b广故数言欲亡 亡 wáng 死亡

  c尉果笞广 笞:chī 用竹板打 d被坚执锐 被:bèi 同“披”

  (2002年朝阳区中考题 《陈涉世家》)

  例: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通风换气b. 政通人和

  c. 通宵达旦 d.博古通今

  (2003年北京中考题 《桃花源记》)

  1. 翻译句子的目的在于考查句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例: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02年东城区中考题 《桃花源记》)

  这道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古今异义词“妻子”“绝境”“无论”的含义。

  2. 所译句子是个特殊句式。

  例: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2001年朝阳区中考试题《陋室铭》)

  3. 所译句子在理解上有难度。

  例:翻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001年东城区中考试题《陈涉世家》)

  4. 所译句子运用一定的修辞。

  例: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002年宣武区中考试题《醉翁亭记》)

  该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在翻译时既要将语言组织好,还要注意句式的对称。

  二、理解性阅读仍为重头戏。

  在近三年的文言文阅读中考题中,每一个区县都涉及到这一考点,有些区的文言文阅读甚至只设了理解性阅读题,可见该题型的重要程度。各区理解阅读的题型有以下几个特色。

  从答题形式上看:

  (1)从原文摘取信息点。

  例:“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2002年海淀区中考试题《出师表》)

  (2)用自己的话回答对个别语句的理解。

  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明“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2001年宣武区中考试题 《活板》)

  从答题内容上看:

  (1)概括选文内容。

  例:这段文字从主人的生活环境清幽,____________,自娱自乐,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等四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2001年朝阳区中考题 《陋室铭》)

  例: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2003年北京中考题 《桃花源记》)

  (2)对文中人物(或主角)的理解。

  例?押选段表现屠户的特点是 。狼的特点是 。

  (2001年崇文区中考试题 《狼》)

  例: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出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2002年朝阳区中考试题《陈涉世家》)

  (3)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词语提出问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例:结合本段内容简要答出:曹刿“远谋”体现在哪?

  (2001石景山区中考试题《曹刿论战》)

  例: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2002年东城区中考题《桃花源记》)

  三、开放拓展题的逐渐介入。

  在文言文考查中逐渐出现了与现代文阅读相似的题型与思路,这就是开放拓展题的登场。这也是顺应新的课程理念诞生的一类新题型,它可以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及知识积累能力,这也是文言文阅读中具有新意的题型。学生在答这类题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是对个人阅读理解和知识积累的一个尊重。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简要回答“叹惋”什么?

  (2002年丰台区中考试题 《桃花源记》)

  这道题要求考生在把握全文后,发挥想象力,根据文章具体情况来合理设想桃花源中的人叹惋的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上一篇:中考作文五招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