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步步为营,各个击破
文言文:步步为营,各个击破
文言文默写方面,共有5个句子,每句3分,总计15分。要默写的句子一般来自于每年4月份公布的考纲中,大约20篇左右,目前3月份,考生可以参考2006,2007两年的参考篇目,因为一般来说,篇目的改动不大。5个句子中,前4句一般是填空式的,即给出上句或下句,写出相应的句子,第5题则是理解性默写,稍有难度,如去年考到《岳阳楼记》中表现洞庭湖早晚天气变化的句子,考生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大意,判断出正确答案,即“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陈老师指出,在默写中,无论多、漏、错写一字都要扣一分,从往年看,默不出的同学很少,多是因为错别字扣分,其中别字占大部分。同时,因为字迹潦草,导致阅卷老师判定该字为错别字的也不在少数。陈老师说,文言文是考试的第一部分,不存在因为手酸导致字迹潦草的问题,考生应当认真答题,字迹清楚,这里的15分比较基础,即使全对也不能说明考生水平很高。当然,有一些句子是比较容易被考到的,应当重点复习:1、能体现文章主旨、中心或者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2、在今日仍在升温,经常被用到的句子,如《出师表》中的“受任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优美上口,具有文采的句子,如诗歌中的对偶句,往往出现于律诗的三四五六句和一些四言绝句中;
课内理解部分,范围一般为25篇,同时考生可以去掉近年考过的篇幅去掉,同时对于今年命题老师所在区的模拟卷中考过的篇幅也可以不用花大量时间复习,因为该类文章放到全市统考中,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所以出现机会不大;再去掉一些不太容易出题的文章,大致剩下15篇左右的文章可能会考到,且多是一些有故事情节,可以从中悟出道理的作品。
在缩小了考试范围后,考生仍要主要此部分的主要考点:1、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2分)。文学常识一般指文章的作者、朝代、出处等,其中多为名篇,或是作者较为有名如柳宗元,欧阳修等文豪;而文体知识这一块,往年没有考,去年一度也传出要考,最终没有,今年估计会在考题中涉及,如“说”、“记”、“表”等文体,考生应当掌握这些文体的适用范围以及特征;2、句子解释(2分)。要指出,句子解释不等于句子翻译,要求较低,一般一个句子中有2个左右的关键词,答对了一般就能得分;3、文本内容理解(3分),大体来说,所选文章多篇幅较短,题型设置也主要集中在“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见解主张”等方面;
最后一部分课外文言文,占12分,有4个考点,前3个和课内理解一样,第4部分则是“作为学生阅读该篇文章后能够悟出什么道理,得到什么启示”。陈老师指出,目前上海考生普遍有的一本教材《文言读本》(光明日报出版社),其中的文章很大可能考不到,可以作为平时训练的材料,所以复习该块内容的时候,应该回到课本,从课本入手,掌握文言文的规律,从而能在考试中应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