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号与添括号

  2009-04-30 18:44:18  
去括号与添括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  2.会运用去括号法则,会按照法则,并根据要求添括号;  3.通过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思想.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去括号、添括号法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无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去括号与添括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

  2.会运用去括号法则,会按照法则,并根据要求添括号;

  3.通过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思想.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去括号、添括号法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无论去括号,还是添括号,认真把握法则要点,注意形成技能.

  ①关于去括号:去括号时,连同括号前的符号同时去掉,要特别注意括号前是“-”号时,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都改变.如a2-(2a-b+c)=a2-2a-b+c是错误的;

  ②关于添括号:一般要明确把哪些项放在括号内,以及括号前用什么样的符号,要特别注意把某些项括到前面带“-”号的括号内时,各项符号都改变;

  ③关于去添括号,都改变了原来式子的形式,但不改变式子的值.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教学时,要强调去括号时改变了式子的形式,但不改变式子的值.还要揭示去括号法则的特征,指出去括号时连同括号前的符号同时去掉.

  2.添括号与去括号正好相反,添括号是否正确可以用去括号检验,反之也正确.

  3.要注意分析去括号、添括号法则的特征,使学生掌握去括号或添括号与括号前面的

  符号看成整体.这一点学生不容易理解,要结合例题作些分析,如

  原式 ,括号前是负号,括号内有三项,去掉括号连同括号前的负号,根据法则要改变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把b改为一b, 改为 ,d改为 ,原式变形为 .

      4.学生在练习添括号和去括号时,添括号难于去括号,括号前是“一”号,难于括号

  前是“+”号.教学时,要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的基础上.再教添括号的法则,并要注意括号前面是“一”号的情况的教学

  四、添括号的法则

  添括号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考虑进行的.需要添括号时,也分两类进行:添括号后,括号前是“+”号,就把需要括起来的那几项,括起来就行了;若添括号后,括号前是“-”号,要把括起来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如a+b-c+d=a+(b-c+d)=a+b-(c-d).

  例1 把下式中含有x的项和含有y的项分别放在一个前面是“+”号的括号里;含有z的项放在一个前面是“-”号的括号里;

  x2+y2+z3-3x+2y+z2-4z.

  解:原式=(x2-3x)+(y2+2y)-(-z3-z2+4z).

  例2(1)把多项式3a2-2a-5b+2b2写成两式的和,其中一式只含a,一式只含b;

  (2)把多项式x2-8x+32y-4xy写成两式差,其中一式不含y,一式含有y,以后一式作为减式.

  解:(1)原式=(3a2-2a)+(-5b+2b2)

    

   (2)原式=(x2-8x)-(-32y+4xy)

    

  去括号、添括号都存在一个“变号”与“不变号”的问题.正确的掌握“变号”与“不变号”是较难之处,添括号时这个难点更明显(易错).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括号前的符号问题.若括号前面是“+”号,就出现“不变”之说,即去括号时,把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从括号里“解放”出来;添括号时,括号前添的是“+”号,被括起来的各项,也“不变号”进入括号就行了;若括号前面是“-”号,不论是去括号或是添括号,都会遇到“改变符号”的问题的.另外,不论是去或添括号,括号前面的符号和括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顾此失彼.还有“变号”与“不变号”中都提到“各项”,要认真对待,不能只“变”或“不变”其中的一部分.
  第 1 2 3 4 5 页  


上一篇:同类项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