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散文诗两篇

  2009-04-30 16:56:56  
数学教案-散文诗两篇自读要求:1、理解“记忆所蕴涵着的真谛”及“门槛”的象征意义。2、体会两篇散文诗中所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隽永的富有哲理的语言。3、学习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认知散文诗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对散文诗的欣赏。学习重点:从品味语言入手,通过两首散文诗的对比阅读,归纳散文诗的基本特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数学教案-散文诗两篇

自读要求:
1、理解“记忆所蕴涵着的真谛”及“门槛”的象征意义。
2、体会两篇散文诗中所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隽永的富有哲理的语言。
3、学习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认知散文诗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对散文诗的欣赏。
学习重点
从品味语言入手,通过两首散文诗的对比阅读,归纳散文诗的基本特点,进而欣赏两首散文诗的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
自读程序

记忆
一、导语设计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运用象征的手法,使人们在鸟儿(海燕、海鸥、海鸭、企鹅……)“叽叽喳喳”的叫喊声中听出了革命先驱对暴风雨的渴望,看到了革命勇士搏击长空的雄姿,文章具有散文的形式美,更具有诗歌的意境美。这种诗歌散文化、散文诗歌化的文学体裁,人们称之为散文诗。今天我们再阅读两篇散文诗,了解体会这种文体。

二、整体感知——理解,感受结构美
首先明确本文是一篇散文诗,它具有诗一样优美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同时又兼具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

1,学生快速默读《记忆》,根据文章的内容,将其划分一下层次,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引出记忆的话题。以文学家的笔墨来表现记忆的社会本质。

第二部分:8—14自然段,谈到记忆,既涉及话题,又脱离话题。描述有关记忆的种种现象,进一步探讨记忆的社会本质。

第三部分:15—24自然段,用比喻性的说法正面回答什么是记忆。

第四部分:25—31自然段,描写各种人对待记忆的态度,或者说记忆在各种人身上的表现。

综合以上,本文围绕“记忆”展开话题,但却始终没有明确点出记忆到底是什么,。可见记忆不过是作者思想感情赖以表达的凭借,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对正义、对高尚情操的歌颂,对恶势力、对卑下行为的批判,但这写作意图藏而不露。

2,论“记忆所蕴涵着的真谛”。学生自由发言,回答文中“记忆”究竟指什么?进而初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态度。

明确:本文从记忆这一角度入手,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种种品行作了概括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批判。从根本上说,这里的“记忆”,是广大人民心中判断是非曲直的客观尺度。
三、揣摩剖析——悟读,领悟意境美
1,理解“记忆嘛,没有重量……又可以使另一个人的灵魂贬值到零以下”这段话的含义。

明确:

“没有重量”——过去犯了错误,而又没有正确对待,那么犯错误的记忆就可以压得你匍匐在地;由于你刻苦学习从而取得了学习或工作的进步,学或工作进步的记忆就可以鼓舞你在理想的空间里飞翔。

“没有体积”——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做事的记忆,可以让人去拥抱整个世界;反之以小心眼处事,那么你的世界会很狭小。

“没有色彩”——做过的有损于社会的事情的记忆,就可以使人的心灵变得苍白幽暗;而对人民,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记忆,可以使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

“没有标价”——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的记忆,可以让一个人生命价值上升到崇高境界,而做出严重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记忆,则可以是一个人的灵魂贬值到零以下。

1,轻声阅读“记忆没有体积……”这部分,讨论记忆对人有哪些影响。学生自由发言,回答作者从人生的哪些方面对人类品性作了剖析?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方面?
2,默读两个传说,轻读“嗯,只记得一己忧患的,是庸人。……才是勇士,真正的勇士!”讨论:两个传说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后面的议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爱憎情感?
3,综合以上两大段,讨论: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灵境界?
四、鉴别赏析——品读,欣赏形式美
1,声情并茂阅读“……而你,朋友,却执拗地望着我……他就永不会从后人的记忆中泯灭”。讨论:这一段语言有何特色?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通过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情感?
2,由此段推及全文,讨论语言、结构形式、体裁有何特色,从而掌握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五、迁移运用——练读,体验鉴赏美
1,自读《门槛》,揣摩“门槛”的象征意
2,讨论文中“俄罗斯的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比较《记忆》与《门槛》在语言、取材、表现手法、意境上的异同。
◆自读点拨
1、多方面的美感在《记忆》中的体现。
①情操美:见“自读程序”三。
②结构美:全文采用了层进式与错综分承式相结合的开放性创新结构。对“人生价值”这一永恒的话题,以一老者向年轻人谈话的形式,娓娓而谈,步步推进,赋予了有形的篇章以无限的联想空间。
③章法美:成功地运用了美学中“和谐”与“奇异”的原理,采用的是参照系方法。在关于“记忆真谛”方面,采用虚实参照,表现出奇异。
④语言美:化虚为实,变抽象说理为形象思考,极具感染力,不仅具有视觉美和听觉美,更具有灵觉美(使读者心灵受到感动)。形式上既有诗歌视觉整齐,听觉爽朗,富有气势的特点,又有散文“形散神聚”、意象广博、文化价值内涵丰富的特征,形象、生动、精练、深邃、隽永,富有哲理。
⑤意境美:文中化虚为实,又因实悟虚,以“记忆”作为审视“人生真谛”的载体,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价值评判,从而构成了开阔的、积极向上的多视角意象和多层面意境。
2、强烈感情在《记忆》中的表现。
对记忆真谛揭示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爱憎。首先是对“记忆”的价值评判中,四句名言,作者从忘却(记忆的反面)的角度表达了对忘恩负义和背叛的坚决否定。接着,在描述“记忆”时,以“重量”“体积”“色彩”“标价”为突破口,对理想远大、胸怀 宽阔、心灵绚丽、价值崇高的人生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胸无大志、心胸狭隘、心灵幽暗、价值低下的人生给予了彻底的批判。随后的设喻更是对勇于奉献精神的高度赞美。两个传说对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的人生态度十分鲜明,加上反面的议论,使作者对庸人、叛徒、蠢货、懦夫的愤慨,和对智者、勇士的颂扬得到充分的体现,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
3、《记忆》与《门槛》在语言、取材、表现手法、情感、意境上有许多异同点
◆自读训练
课外阅读一篇散文诗,说说散文诗这种文体的一些特征。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