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教案

  2009-05-01 00:10:08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托盘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投影显示)市售过氧乙酸/[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
    名称       质量分数
    过氧乙酸   40%
    水         55%
    双氧水      5%
    此信息表明的含义有哪些?
    学生: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表示每10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含4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55份质量的水和5份质量的双氧水。
    复习旧知拓展视野。
    教师:你们回答得很不错!同学们,我们家住农村,你们在家有没有看到过父母在种地时选种的过程啊?
    教师:你们能简单地说说这个过程吗?
    学生:(不少同学)见过。
    学生:好像是先要配什么药水,然后把种子放到药水中,就把好种子选出来了。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配的是什么药水啊?
    教师:其实,他们配的药水只不过是盐水,但却规定了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药水时帮帮父母呢?
    学生:不知道!
    学生:当然想了!
    选种子的药水原来是盐水!学生顿悟。紧接着教师再抛出一个新问题,将学生引入到下一个环节。
    教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两种方法来配制16%的食盐水。我们先一起来看桌子上的仪器和药品(师生一起: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20%的食盐溶液)。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配制选种液。在此之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归纳一下。
    师生共同总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学生:(看书,并通过讨论,进行归纳)
    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
    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自学能力。
    教师:下面我们开始用第一种方案配制该选种液:请你用水和食盐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
    师生一起:计算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食盐各多少克?(学生思考、计算;师生交流,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教师:(板书)
    解:已知溶液的质量是5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 ,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16%=8 g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8 g=42 g
    答: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42克,食盐8克。
    讲练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师:我们已经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计算。下面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用天平称取食盐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以上操作)
    不纸上谈兵,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好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实验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装瓶,贴签。注意: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
    学生:应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进行操作)
    教师指导细腻、得法。
    教师:好!第一种方法用食盐和水来配制溶液同学们完成得相当出色。但有时候,我们用到的药品不是纯净的溶质,而可能是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浓溶液,那在配制时又该怎么操作呢?
    学生:往浓溶液里加水啊!
    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思维。
    教师:不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20%的食盐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其步骤与第一种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
    教师:请你继续谈谈你的具体计算方法。
    学生:先计算:要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各多少克?
    学生:因为是加水稀释,所以整个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我们不妨设所需20%的食盐水的质量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质质量就为20%x,而100克16%的食盐水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100 g×16%=16 g。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试着做一做。(投影显示解题格式与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师: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计算出的20%溶液是溶液的质量,可是液体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体积表示,那该怎么办呢?
    教师:一般情况下,16%的盐水的密度大约为1.03 g/L。
    学生:用密度公式换算一下就行了。
    学生:(进行计算)
    我们的计算结果是:需要水的质量为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为        mL。完成以上计算后,接下来应该怎样操作呢?
    重点研习“计算”这个步骤,而略讲“称量”“配制”“装瓶、贴签”几步。重难点突破措施得力。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学生: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倒入一只干净的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的体积,加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后装瓶,再贴上标签。
    教师:同学们的计算和实验操作都做得很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生:(学生分组交流看法和观点,达成共识)
    课堂总结形式新颖。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枯燥的计算演绎成学生的实验、生活体验,用一系列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点拨思维、训练方法,既丰富了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化学意义,又做到了讲练结合、落实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是一节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好课。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