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案例

  2009-05-01 00:08:37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探究,驱动──引导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透析本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根据想象,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迁移运用,表达交流。
    二、教案
    课   题
    《分子和原子》
    授课人
    饶志权
    学  校
    湖北省仙桃市实验初中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能力目标: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
    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问题导思、实验探究、动画揭示微观的直观教学相结合。
    仪器药品
    酒精、浓氨水、酚酞试液、胶头滴管、洒过香水的绢花、大小烧杯、试管、锥形瓶,分子间隔演示仪等等。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部分】一、分子的真实存在。
    【激趣】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观察现象。
    动手实验,在衣服、纸上、手上等处滴一滴医用酒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过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回答:酒精挥发了。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迪思维。
    【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
    【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
    回答:闻到了花的香味,但看不见这种物质。
    引导学生探究。
    【播放动画1】无数的球状的微小粒子从一束鲜花中不断向四周扩散,飘到画面另一侧的小女孩的鼻孔处,小女孩发出声音:好香啊!
    观看放映。
    通过多媒体模拟展示微观世界,引导学生形成想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演示】一小堆糖,用药匙先取出一点,再一分为二,再分面四分之一……想一想,最后分成了什么?
    【讲解】糖就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粒子构成的。很多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粒子——分子构成的。
    【提问】你能解释为什么酒清挥发了吗?你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够闻到花的香味吗?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板书】分子是客观存在的
    【指导阅读】教材P47第一、二自然段
    【组织讨论】1.为什么水会减少?2.解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阅读教材。
    分组讨论并表达交流。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请猜想一下,品红在什么情况下可扩散得更快一些?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
    回答:在热水中,分子运动加快。
    回答: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
    联系物理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深入探求知识。
    【过渡】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我们借助先进仪器不仅能看到,而且我们还能移动它们。
    【指导观察】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板书】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等。
    观察,猜想它的大小。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分子的真实存在,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部分: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
    【指导阅读】“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段话。
    【提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学生用课本数据回答。
    理解“分子很小”。
    【知识介绍】苯分子放大的倍数。
    【动画2】水分子的小黑点与乒乓球比较,渐渐变大,变成乒乓球和地球模样
    【板书】分子很小。
    学生观看。
    直观揭示分子的大小。
    第三部分:分子的基本性质  2.分子的运动
    【过渡】从品红的扩散,我们猜想分子是在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引导探究】
    阅读资料。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演示】取一只试管,倒入2毫升氨水,滴2滴酚酞试液。
    【提问】有什么现象?
    【提出问题】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提供实验仪器】浓氨水、酚酞溶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锥形瓶、橡皮塞等。
    【提出要求】设计实验,探究氨分子的运动。
    【板书】分子的运动。实验探究过程等。
    【引导分析】方案一,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巡回引导】
    肯定学生的发言的正确性,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评价方案】
    回答:酚酞遇氨水变成了红色。
    讨论:(发言要点汇总)
    1.可能根据氨水易挥发的性质,再利用氨气的易溶于水。
    2.必须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才能完成。
    学生先分组动口讨论,再动手实验。几分钟后,表达交流。介绍自己实验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学生设计方案汇总:)
    4.  其他方案。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
    如果改变温度会有什么影响?
    归纳: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投影】学案上的课堂训练一
    完成练习。
    随堂巩固知识
    第四部分:分子的基本性质 3、分子间有间隔
    【设疑】物质为什么有固(s)、液(l)、气(g)三态的变化?
    再次激趣
    【演示实验】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O2和NO2两种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中间的毛玻璃片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追问】根据这一现象,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设?
    【播放动画3】分子间隔和分子运动的微观过程:NO2分子向上运动,O2分子向下运动,最后趋向颜色一致。
    观察,并描述现象:
    下面瓶中的红棕色的气体逐渐进入上部的氧气中,随时间的推移,两瓶趋近一致,但颜色变浅。
    学生回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观看,并理解分子的运动,初步形成分子间有间隔的想象表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能力。
    【提出课题】我们能够把分子间的间隔直观地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组织讨论】评价实验方案是否能够成功,是否可行。
    【自主探究】
    提出假设: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设计实验:(方案汇总)
    1.一定量有颜色的水和无颜色的水混合。
    2.一定量酒精与水混合。
    3.冰融化成水体积的变化。
    4.一定量汽油与植物油混合等等。
    学生分组交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具备创新的科学素养.
    【提问】本实验探究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演示实验】用分子间隔演示仪做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水预先染色,现象更明显。)
    【提问】请你分别用“◎”表示酒精分子,用“○”表示水分子,画图模拟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扩散。
    归纳:1.必须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构成的物质。
    2.先分离开来,后混合均匀。
    (也可由学生自己动手演示)
    画图,相互讲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想象表象。
    第五部分  迁移应用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组织讨论】1.为什么一滴酒精滴在纸上,过一会儿就消失了?
    2.手上消失得快,还是纸上消失得快?为什么?
    3.从体积上来说,1+1=2吗?为什么?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固、液、气三态转化。
    结合刚学过的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投影】课堂训练二
    边做练习边回答。
    巩固、深化知识。
    【归纳板书】分子的基本性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发言。
    加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指导练习】完成学案上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