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对多媒体课堂的反思与再设计策略

  2009-04-30 21:55:36  
新课程背景下对多媒体课堂的反思与再设计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高效性;模拟演示的直观性;实物投影的真实性、不受时空限制等等都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新课程背景下对多媒体课堂的反思与再设计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高效性;模拟演示的直观性;实物投影的真实性、不受时空限制等等都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常常又感觉到不能令人十分满意。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在欢笑和兴奋之后则略显得在知识点的把握上深度不够,能力的培养得不到体现。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除了因新的形式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忽视了知识点内容外,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还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 现象:为了使用媒体而使用媒体。
    有些老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一律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实际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成了节省板书、节省徒手画的投影仪,表面精彩纷呈的热闹课,效果却很差。
    策略:首先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多媒体成为辅助教学得力的工具,而不应该让老师和学生成为CAI系统的奴隶。对于一些好的题材和课件要有选择地加以使用,不可让整节课成为一些素材的专题展览。其次,坚持一个原则: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应当具有不可替代性。子弹穿透物体的过程太快,我们来不及看清楚;物质结构非常复杂,原子内部结构很小,我们看不清楚;宇宙空间太大,我们不识真面目。但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在课堂上逼真地演示出来了。但现在许多人认为多媒体是上课的必备条件,甚至没有使用计算机教学的课不能被称为好课。因此,总之,自从各种多媒体辅助手段进入课堂以来,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各种矛盾。至尽,它带来的各种积极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只要我们多实践,多研究,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恰当使用多媒体,就会让课堂教学进行得更精彩,就会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愉快,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现象:将计算机当作单纯的投影机的替代品。
    部分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竟然出现了单击鼠标进入下一步完成教学全过程的不合理现象。其原因是过分依赖电教媒体,而忽视了诸如语言、板书、直观教具等的作用。
    策略:
    2、 现象:为了使课堂显得所谓的丰富多彩,将多种媒体牵强揉和在一起。
    若随意将多种媒体形式不加选择地堆积在一起且不注意媒体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就会搞得课堂花哨、气氛活泼,而效果不佳,同时由于各种媒体之间频繁的切换导致课堂宝贵时间的白白浪费。
    策略:
    4、现象:有了多媒体课件,教师成了“放映员”,而不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
    特别是在多媒体进入课堂的初期,有种现象很普遍,就是从头到尾教师只在机械地点击鼠标而很少有语言表达,更不要说实质意思上的参与课堂了,甚至连一些必要的讲解都事先录好然后在课堂上直接播放。
    策略:
    5、为了完美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尤其在很多公开课评比中,这一点尤为突出。
    在上课过程中为了事先设计好的完美得以体现,对课堂中出现的不符合预先设想的“意外”简单地给予“开除”,使学生能在“完美的轨道”上走到下课,甚至在某个时刻必须做什么事情都在课件中安排好,要是能在教师最后一个字讲完的时候下课铃刚好响起,那就是“完美中的最高境界”了。
    现象:
    策略:
    6、用多媒体模拟课件完全取代了实验。
    可是对一些很容易操作,能见度也很高的实验,我们还是应该尽量使用实验来向学生表达,不仅重视实验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就象看球赛一样,就算是现场直播对一些在课堂上因时间、空间、安全性等因素导致难以当场完成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演示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没有在现场的那种氛围。给学生做演示实验,并不仅仅为了向学生展示一个物理现象,一个定理、定律。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堂实践中,发现现场演示实验的时候大都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高于直接播放动画演示或者录象。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多优越性,但我们还要注意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不是简单地计算机加视听技术,在教育中,多媒体不仅是提供多种媒体的综合刺激和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很多情况下,他还是一种教育信息与教学过程的资源,又是一种促使学生知识内化和帮助学生表达自己以及与教师和其它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的工具。如何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在教育中的作用?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二是要注意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那么好的事情也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课件教学虽然有一定的优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握适度的原则,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有的课从头到尾一直在切换图片和动画,甚至音乐也一直在反复的播放。以致于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到对于课堂内容的分析上来,而这却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再详尽的材料、再形象的动画模拟都不能代替教师作为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三是不能摈弃物理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动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实验就等于没有中学物理的教学。因此,要把物理实验作为基本的教学媒体,使它成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主要途径!应当考虑怎样才能通过实验创设物理情境,怎样才能更形象直观地展示物理变化过程,激发学生更活跃的思维。那种认为只要有了录像、电脑软件,其他都不可要的观点,是极端片面和错误的,必须防止单纯地使用录像或电脑模拟来代替演示、分组实验。四是笔者认为长期使用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使学生丧失了锻炼想象力的空间。所以在新课中应尽量少使用所谓形象、直观的教育形式。也许这样会使一节课的容量和当时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是却保住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想象的权力,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在随后的复习课中适当地使用媒体展示,对已经理解的同学,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对还处于模糊状态的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即使只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比第一次就使用效果来得好。
    CAI系统有许许多多的优势,但是,它只能是教学辅助设备,也只能是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出现,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的时候采用多媒体,会让学生兴奋的恰当、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如在回旋加速器一节授课过程中,仅在让学生了解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过程中电场、磁场交变的规律和微粒被加速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规律的时候采用动画演示。让学生在较为枯燥的原理学习之后眼前一亮。从而突出重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堂课中应该以一种电教媒体为主,如采用投影时,尽可能不使用挂图,在CAI系统中,就要尽可能少使用投影、录像等。
    在多媒体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语言的配合。教师的语言能使电教媒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电教媒体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语言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精确,媒体的使用要恰当。而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作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师生交流、全班交流也应该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这些交流讨论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多媒体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不能取代和减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公开课中,为了体现师生互动、场面热闹,都希望学生活跃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上一篇:操作系统引论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