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宽容与赞许,生命有了光彩
因为宽容与赞许,生命有了光彩黄 绮 珊
倚在床上翻着新买来的《读者》,也许是"职业病"的缘故吧,"生命中的满分与零分"这题目敏感地跃入我的眼中,促使我马上翻开文章以最热切的心情读起来,文章的开头紧紧地捉住了我的心--"从小学到初中,短短八年时间当中,记忆里最深刻的要算一个满分和一个零分,这两个非同寻常的评分,影响了我的一生。"读到这,我心中不禁一颤,当教师十五个春秋的我,到底打了多少个满分,打了多少个零分,可以说是没办法计算,那这些满分和零分也会对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吗?
带着这心灵的颤抖,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读--
"数学老师要教训我那龙飞凤舞的坏习惯而严厉地在我的测验卷上画的零分,最终使我无地自容,使我不敢再看邓老师的眼光,使数学课成了我的噩梦,使我最终因为严重偏科而无缘扣开高中的门儿;而语文老师给我的近乎偏爱的一个作文满分,却使我对于教语文的伍老师有了更多的信任和激动,使我的作文越写越好,使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保持第一,以至后来我当兵在部队中,虽然读书不多,但因为文字功底好,而被器重……现在回想,我知道邓老师其实这样做只是想对我的老毛病来个当头棒喝,以期我能改掉,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变故却对我造成那么大的伤害……学生生涯中的两件事,我感受颇深,人是一种需要自尊的动物,在处世的时候,面对人和事,我们的手上总拿着满分和零分两个亮分牌……前者我握在手里,随时打出不吝惜,而后者,我已经将它束之高阁。"
一口气读完,特别是文章后面一段颇具理性的话,深深地烙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在颤颤抖抖中回忆着我曾经用这支代表我的权威的红笔批给学生的零分,这些零也许也伤害过我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前途,甚至仍在其心灵深处埋藏着,成为一个病灶,随时随地伤害着他们;还有那些自以为都是在履行"教不严师之惰"的职责,自以为都是为了他们好的一次次严厉的批评与指责,岂不更能伤害他们的自尊,给予他们更沉重的打击。此时,一向"自命不差"的我实在有点"不堪回首"的滋味,往事却偏偏涌上心头--
那年我任四年1班的班主任, 班长小莹同学因为放学路上跟几个同学燃放了类似鞭炮、烟花之类的而被我大声斥责的情形有如放电影般的在我眼前浮现"……你--你还配当这个班长吗?--你给同学们都带个什么头?我们班的脸都给你丢尽啦……"我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发疯似的喊叫着。而小莹呢,却一直站在那,一向倔强的她此时眼泪已在眼中打转转。不过,这并没有触动我的恻隐之心,相反我在想:非要你流泪不可,否则不能证明你有知错悔改之意,更不能消我的心头之愤。于是,我继续从什么学校纪律,什么班干部职责,什么危险等等角度,边分析事情的严重,边严厉批评他。也许"骂"久了,总算让我出了这口气(班上同学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毕竟我脸上无光,而且自己身为级长,如何向学校交待呢?我的气就不打一处出了。)也许是累了,我终于停止了对小莹的大声批评--
可是,从那天起,我发现小莹对我特别的害怕,有时候甚至是故意在躲避着我,当时,我还以为是因为她对自己的错误的一种忏悔--自己身为班长触犯了学校的纪律,丢了班级、老师的脸感到过意不去。
渐渐地发现她在校外哪怕是跟我距离很近,也不会主动或者说不愿意跟我打招呼。再后来,发现我的语文课上小莹也很少发言……最后,我因工作调动离开了那间学校,也很少见到小莹了--
想到这,我忽然很想知道小莹同学现在怎样,她还好吗,她的学习特别是语文成绩还好吗?但是,蓦地里又很怕见到小莹,害怕看到被我伤害过,甚至至今还留有"后遗症"的小莹。
掩卷而思,反思着自己的很多教育行为,当然我手上也持着满分和零分两个截然不同的亮分牌,当然,我有给学生亮满分的时候,也有给学生亮零分的时候,--亮满分是因为他或者她的确做得棒;亮零分也是因为我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而他们做得不好,做得不够,觉得应该实事求是地给他们亮出零分牌,给予教训。
今天,我恍然大悟,其实我们当教师的对于手中的亮分牌更要好好把握,更要俯下身来,与学生将心比心,更多地置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少一点自以为是,走进孩子的心灵,不要再犯我们成年人面对孩子时所犯的错误--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少一点过度的指责,少一点过于严厉的甚至在孩子眼里是不近人情的要求,多一点宽容与赞许,多一点鼓励与赏识,多一点向孩子亮出我们手上的满分牌,让孩子们的生命绽放更多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