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追求实效
以人为本 追求实效--一个现代化学校管理者的追求
黎 明
有人问我:你调任番禺区第一所具有二个校区的南阳里小学,面对一百多位老师、两千多名学生,你怎么管理?朋友的关心引起了我的深思: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应该具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具备驾御任何一所学校的能力。回想起自己在校长岗位上管理的得与失,悟出了这样一个理:以人为本,尊重老师,依靠老师,没有办不好的学校。要办好一所现代化学校,必须具备现代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一个现代学校的校长必须具备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可以说,管理是无情的。但是,学校管理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无情管理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管理的全过程中,我从广大教师的最大愿望出发,尊重、关心和支持教师,千方百计地打造一个团结、奋进、顺心、宽松、和谐的氛围,从而激发全体师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让"学校就是我的家,我为学校添光彩"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追求实效"。
一、以人为本、依章治校
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只有管理者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发展。"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规章制度是行不通的,但仅仅靠着条条框框将老师严格地控制起来,同样不可取。我刚到南阳里小学时就有老师对我说:"黎校长,只要您按规章制度办事,处理事情公正合理,我们会支持您。",可见,公正无私、一视同仁是校长首要具备的条件。而且,一个聪明的校长制定规章制度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不能校长说了算,我们学校的一切制度及重大决策都经教代会讨论,科、级组长通过,全校教师学习并分科组再讨论修改,最后通过,形成制度执行,这样形成的制度就能体现真正的民主。实施中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杜绝厚此薄彼。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做到以师为本,全体通过,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以身作则、为师为范
一个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校长必须具备以身作则,以情动人的领导作风,努力创建"民主、亲和、务实、创新"的好班子,自觉地加强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的建设,起模范带头作用。记得我校有一位老师休产假,正逢学期中段,一时请不到代课老师,作为校长的我主动承担她的数学课,处理好行政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比平时付出多一倍的时间、精力,既做好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又不耽误教学工作,真正做到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令我引以自豪的是在我们学校是看不到因为工作量增加或福利减少而斤斤计较的老师,找不到"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我在教师面前,不仅讲法、讲理,更讲情、讲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我注重感情投资,与教师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友谊,并像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学校的老师。退休教师郑沧海,由于手术的失败,造成了高位的瘫痪,一生都要在轮椅上度过,这对她的打击是多大呀。我第一次和行政领导去慰问她,我鼓励她乐观生活,多与同事沟通,促进身心健康。她难过地对我说:"我很关心自己的学校,也很想参加每月一次的退休教师喝茶,见见以前的同事,了解学校的近况。但是,我每次去喝茶都要带一个平时照顾我的阿姨,有的老师说我一个人的福利却两个人来享受。我心理难过呀!所以以后再也没有去了。"听了郑老师的一番话,我心理很不好受,马上征求在场的行政领导的意见,根据郑老师的特殊情况,给予特殊的解决,她感动得用颤抖的声音连声说:"谢谢、谢谢"。在教师个人或家庭有困难时,我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教师心理有疙瘩时,我与他促膝谈心,沟通理解,化解矛盾;教师或家属生病住院时,我亲自到医院慰问。这样,教师都会发自内心地视学校如家园、视事业如生命、视校长如亲人,就会心情舒畅自觉地、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两校整合后,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行政领导中的头等大事,我们十一位行政领导就有八位在第二校区上课,五年级有八个班,梁校长就带头接一个及格率最低的班。区教研室规定一至五年级及格率低于90%是"薄弱",而整合后的二校区就有四个班及格率只有79%,在分课时,行政领导带头申请说"校长,让我来教吧!",所以三个领导都分别接了三个及格率只有79%的班,他们用行动和爱心感动学生,以优质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老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想,这就是以身作则,以情动人的领导作风吧。
三、工作育人,初显成效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就要凸显个性化色彩,这种管理熔铸了教师的智慧,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学校管理的民主性,显然,这种管理对校长的要求很高。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正在悄然发生一场变革,管理正在由"用人做工作"转向"用工作育人",正在由控制转向激励,校长是管理者,管理即服务。在我的心中每一个老师都有特长,问题是怎样做到人尽其才。老教师有经验,尤其对班级管理的经验值得青年教师学习,学校成立师徒结对活动,对于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学校对他们的成长都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让他们早日成为教学骨干。一是做到有组织,有落实,制定每周一个下午的科组学习时间,做到次次有内容、节节有记录,项项有检查,这样有组织抓落实的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二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靠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因此哪里有大型的教学活动,我们尽量让老师们参与,让教师们大开眼界,猎取最新的教改信息;另外每个学期都聘请市、区教研室的老师来校进行常规的教学指导,请知名教授专家、特级教师来校传经送宝等。真诚的情感交流,学校的精心安排,让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注,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这样不仅最快速度地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水平,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三是抓机会,出成绩。学校利用一次次的教学开放日、家长开放日,一次次的专家领导听课评课,一次次的校内说课比赛、教学技能比赛等等,为教师们在学校施展自己的才华搭建了舞台。学校在各科竞赛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第五届教学新秀评比中,我校共有八位教师获一、二等奖,其中有三位分别获语、数、英区最高分,四位获语、数、英一等奖;上个学期区教学设计评奖,我们学校只有四十七位教师,就有二十七位教师分别得一、二、三等奖,获奖率为57、4%;区优秀科组评比语、数、英、体育都分别获一等奖,艺术科组获二等奖。这些成绩让我们看到了自主管理、人文管理的效果,看到了一个管理者对老师的关爱带来的效果--教师在工作中真正体验快乐感、幸福感、成就感、价值感。
四、参与管理,形成合力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参与学校发展的谋划。让更多的教师理解学校的工作,认同学校的决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让教师对学校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主人翁精神,我想这应该是一个现代化学校校长管理所应追求的。当大事发生时,教师就会把学校的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事情,自觉地与你共度难关。在我自己几年的校长生涯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令我感动不已的事,如上学期末发生的事让我感触太深了。在期末我校遵照广州市教育局下发的文件要求,带学生去参观德育教育基地。六年级学生参观华南植物园的时候,恰逢特大骤雨,一个学生不幸出事了,当时我不是带队领导,发生事故后,班主任回校跪在我面前说:"校长,对不起",我立刻扶起她说:"不要自责,我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这是我的责任"。我们教师的行为真正体现了学校的凝聚力:教师们自发地二十四小时轮班,有的在学校守候电话,有的去医院守护那个学生的家长。有一个老师当天是生日,当派他去医院时,他二话没说,过后我听其他老师提起,我觉得对他有一种深深的内疚,他却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在处理完这件事后,因要赔偿,一个学期,教师的福利要减少了,没有一位教师心中不满,也没有去责怪谁。事故是残酷的,但是我们全校教师表现出来的这种内聚力,让我深感:我的老师是好样的,我的管理是成功的!我以人为本的管理,得到了最令人感动的表现,获得最大的效应。
学校管理是一门深奥的哲学,是千变万化的管理人的学问,一个现代化学校的校长应具备的能力、才能远远不只这些,前路是光明的,但也是崎岖的,担子是沉重的,责任是重大的。探索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管理路线,是我们校长的职责,也是我们校长的能力体现。我希望把整合后的南阳里小学办成让领导放心、使社会满意、令家长信任、向往、学生喜爱的现代化品牌小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