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能不能冲出应试教育的重围

  2009-05-01 16:55:42  
新课程能不能冲出应试教育的重围 面对新课程,一方面专家学者言之凿凿,描绘出异常光明的前景,一方面是广大教师左右为难:既要抓分数,又担心新课程的实施给自己的教学带来影响。说实在的,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应试之风如何,大家心知肚明,正像有人戏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应试的大环境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新课程能不能冲出应试教育的重围

    面对新课程,一方面专家学者言之凿凿,描绘出异常光明的前景,一方面是广大教师左右为难:既要抓分数,又担心新课程的实施给自己的教学带来影响。说实在的,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应试之风如何,大家心知肚明,正像有人戏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应试的大环境使然。既然是改革,就意味着两种可能:失败或成功。而在应试的背景下,成功的标准就是升学率高。谁能保证积极推进新课改就一定会取得应试成功?我们真诚期待的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否能够真正动摇应试教育的传统根基?
    一、实施新课程,教师的评价体系更新了吗?
    新课程要求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其中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加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以分数论英雄”的外部环境,却让学校、老师无法放开手脚。社会、家长可不认你什么课改不课改,在他们眼里,抓分数才是硬道理。据报道,当初推行减负时,有一所学校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举行了一次“家长看学校活动”,主要内容就是让家长随堂听课,以取得家长对实施新课程的支持。结果,家长们听完之后毫不留情地指出,老师讲得太少,许多答案不明确,学生将来怎么应付考试?其质疑弄得校长哭笑不得。而根据内行人士讲,该老师的课还是比较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但是,家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合情合理的。也许你现在搞得轰轰烈烈,也的确是把终极目标定位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家长、社会看重的还是眼前分数,逼着学校进行花样翻新的考试。于是,考试之后的排名次已经成了一些学校领导的拿手好戏,因为当一份涉及各种考试分数的详实的数据名次排行表送到任课教师的办公桌上时,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规定不得排名次,但是,领导也会睁只眼闭只眼默许那些校长们进行或明或暗的民间排名,并借此对教师进行好坏优劣的分类,与奖金挂钩。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下,虽然说要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但由于其他方面相对比较“软”,因而,可操作的就只有“绩”了,而这个绩,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形成了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
    况且就教育内部而言,也远未形成改革的氛围,许多老师对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深恶痛绝,但当真正的改革触及自身的利益或真正挑战自己已有的经验时,他们又会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某市在期中考试后,请参与课改的初一老师进行了一次座谈,其目的在于探讨一下新课程实施后的效果。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老师们在会上大谈特谈的是,考试后学校是如何根据分数来排名次的,一定要据此分出上中下来。教研员听罢此言,只得苦叹一声:我们只是业务部门,不是行政部门,无能为力啊!试想,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果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来一个“新课程”,而其他相关措施涛声依旧,让老师们悲壮地带着脚镣手铐跳舞,效果可想而知。应试,虽然带有非人性化的意味,却是我们的老师维持生存乃至攫取名利的捷径。更何况这是一个数字时代,数字出英雄,数字出政绩,数字连着工资、奖金、职位、职务,即使有几个壮士想有所作为,又何尝不是碰得头破血流?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大家知道,教育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检验,面对新课程,一方面专家学者言之凿凿,描绘出异常光明的前景,一方面是广大教师左右为难:既要抓分数,又担心新课程的实施给自己的教学带来影响。说实在的,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应试之风如何,大家心知肚明,正像有人戏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应试的大环境使然。既然是改革,就意味着两种可能:失败或成功。而在应试的背景下,成功的标准就是升学率高。谁能保证积极推进新课改就一定会取得应试成功?我们真诚期待的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否能够真正动摇应试教育的传统根基?
    一、实施新课程,教师的评价体系更新了吗?
    新课程要求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其中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加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以分数论英雄”的外部环境,却让学校、老师无法放开手脚。社会、家长可不认你什么课改不课改,在他们眼里,抓分数才是硬道理。据报道,当初推行减负时,有一所学校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举行了一次“家长看学校活动”,主要内容就是让家长随堂听课,以取得家长对实施新课程的支持。结果,家长们听完之后毫不留情地指出,老师讲得太少,许多答案不明确,学生将来怎么应付考试?其质疑弄得校长哭笑不得。而根据内行人士讲,该老师的课还是比较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但是,家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合情合理的。也许你现在搞得轰轰烈烈,也的确是把终极目标定位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家长、社会看重的还是眼前分数,逼着学校进行花样翻新的考试。于是,考试之后的排名次已经成了一些学校领导的拿手好戏,因为当一份涉及各种考试分数的详实的数据名次排行表送到任课教师的办公桌上时,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规定不得排名次,但是,领导也会睁只眼闭只眼默许那些校长们进行或明或暗的民间排名,并借此对教师进行好坏优劣的分类,与奖金挂钩。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下,虽然说要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但由于其他方面相对比较“软”,因而,可操作的就只有“绩”了,而这个绩,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形成了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
    况且就教育内部而言,也远未形成改革的氛围,许多老师对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深恶痛绝,但当真正的改革触及自身的利益或真正挑战自己已有的经验时,他们又会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某市在期中考试后,请参与课改的初一老师进行了一次座谈,其目的在于探讨一下新课程实施后的效果。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老师们在会上大谈特谈的是,考试后学校是如何根据分数来排名次的,一定要据此分出上中下来。教研员听罢此言,只得苦叹一声:我们只是业务部门,不是行政部门,无能为力啊!试想,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果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来一个“新课程”,而其他相关措施涛声依旧,让老师们悲壮地带着脚镣手铐跳舞,效果可想而知。应试,虽然带有非人性化的意味,却是我们的老师维持生存乃至攫取名利的捷径。更何况这是一个数字时代,数字出英雄,数字出政绩,数字连着工资、奖金、职位、职务,即使有几个壮士想有所作为,又何尝不是碰得头破血流?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大家知道,教育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检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谁都懂,谁又愿意静下心踏踏实实地做事和耐心地等待十年乃至几十年后的反馈呢?过程的掌握由什么标准来测定,恐怕任何老师都有这样一种疑问。即使几十年后学生回忆起某位老师的课是如何如何的具有超前性,如何如何的从学生的终生发展角度出发,恐怕早就物是人非了。谁重过程?谁重结果?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个权威专家乃至领导对平常的教学过程进行过真

[1] [2] [3]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