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辙 后车之路

  2009-05-01 16:54:31  
前车之辙 后车之路 当了一二十年的语文老师,经常有学生家长问怎样学好语文。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最近读了王丽女士编的《我们怎样学语文》一书,从成功人士那里看到了一点学好语文的门径。 七十多位我国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有院士,有作家,有学者,有教授;还有在读的博士、硕士。有年近九十的老专家,也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前车之辙 后车之路

    当了一二十年的语文老师,经常有学生家长问怎样学好语文。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最近读了王丽女士编的《我们怎样学语文》一书,从成功人士那里看到了一点学好语文的门径。
    七十多位我国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有院士,有作家,有学者,有教授;还有在读的博士、硕士。有年近九十的老专家,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都回顾了自己求学时代学习语文的经历与经验。这些事业有成的人,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向我们娓娓道来,述说着他们沐浴中国语言文化的体验和收获。
    如何学语文?这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对于今天立志求学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有志于宏扬中华语言文化,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人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他们的经验,集中在三点:“功夫在诗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亦师亦友是良师”。
    怎样学好语文?名家告诉我们:“工夫在诗外”。要学好语文,必须在课外下功夫,仅靠课堂是不够的,仅靠一本语文课本更是不够的。童庆炳先生回忆他当年读师范时,“我记得我读过的苏联小说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母亲》、柯斯莫节米扬斯卡娅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波列沃夫的《真正的人》、阿扎耶夫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肖洛霍夫的《他们为祖国而战》、巴甫连科的《幸福》……”还有很多其他的世界文学名着。他们认为,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学名着,给了他们丰富的精神营养,丰富了他们的心灵。不仅仅是童庆炳,还有其他的人,在谈到他们当年所受到的语文教育时,一个个都津津乐道于所谓的“闲书”。那些“闲书”,范围广得很,有中国的四大文学名着,有《东周列国志》、《说唐演义》,还有鲁迅、老舍、张天翼、沈从文,还有一些杂志、报纸等等,阎纲先生则更特别,他对语文的学习,则是从看戏开始的。他说:“我酷爱看戏,偏爱语文。我是:语文学习看戏始。”
    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应该有多大。
    反观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我的眼里只有你”,眼睛仅仅盯住课堂、课本,使语文教学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学生的体验,也远离了文学。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有多大效果?
    我们是捡到了芝麻,丢掉了西瓜,把最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头给丢了。我们只看到了露出水面的那冰山的一角,误以为那露出的部分即是全部。殊不知,更能显示冰山特点的,竟还在水的下面。而恰恰就是这没有露出睡眠的部分,更是宏伟、庞大,结的冰更多。课堂是狭窄的,不论是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它都只能,也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小部分。学生要学好语文,仅有课堂是不够的。课本也是这样,即便是一个学期选它一百篇文章,也仍然是少得可怜的,仍然需要课外的东西来补充,来滋养,来丰富。
    可以说,那种把学生看课外书视为洪水猛兽的观念、做法,与语文教学南辕北辙;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语文学习方法,要学好语文,无异于缘木求鱼。
    怎样学好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很多人都首肯的,也是有心理学根据的。可是,一旦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兴趣的价值便被一些老师给忘了。当然,兴趣并不是说有就有,说来就来的。兴趣的培养要有一定的条件,这条件,最根本的就是自由,时间上的自由,心灵上的自由。知名学者、作家、科学家、艺术家们的实践,无不向我们证明:自由,才有兴趣的产生。
    当年,他们读书的时代,比不象我们今天这样,需要争分夺秒,夜战三更,早起5点,有着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卷子,天天在为考试奔波,在为考试焦虑。他们只要完成了课上的练习,课外就完全属于他们了;他们有着巨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干自己感兴趣的事,看自己喜爱看的书,哪怕是偷偷摸摸,充分享受着自己支配时间的自由,可以尽情地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这样的读书,这样的学习,有谁不爱学语文呢?喜爱之情就悄然而生。梁从诫先生就回忆道:“小学时代,我兴趣全在读各种课外书。”并列举了一大串文学名着的书名。如果没有大量的自己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他就不可能阅读那么多作品,也就很难培养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今天的孩子,就无缘享受这样的自由了。在城市,如果你去注意观察,每一天,上班最早的,无疑是学生。这里一群,那里一伙,在站台上等着公共汽车。所以,有人说,在咱们中国,最苦最累的人是学生。这话一点不假,毫无疑问。试想,他们整天忙忙碌碌,连吃饭、睡觉都得挤时间,对学习还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吗?尤其是语文学习,这样一时半会难以见实效的学科,可能产生兴趣吗?特别是当他们连看一篇课本之外的文章,看一本他们感兴趣的小说都得偷偷摸摸时,恐怕是与兴趣无缘的,甚至厌恶之情就油然而生。
    心灵的自由,就更是自由的根本;没有心灵上的自由,时间再多,也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些成功人士的实践,生动地告诉了我们:有了心灵上的自由,才会有兴趣的产生。
    所谓心灵的自由,在语文的教与学上,主要体现为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鼓励;少一点约束,多一些活泼。
    让我们先看一看他们当年是怎样学习的。
    何镇邦先生回忆说:“课外活动并不仅抓点时间读书,到了高中,还办黑板报和墙报,参加演讲比赛和辩论,到革命老区进行采访和收集民歌,以至于导演多幕话剧《何滨激战》等等”。
    特级教师于漪在《常忆常新》一文中写到:自己当年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老师的。“写好一看,觉得不妙,大概老师要责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大为欣赏”,写了一段很好的评语。从此,学习兴趣陡增。
    学生说话、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