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会与浙江教育近代化

  2009-05-01 16:50:14  
浙江教育会与浙江教育近代化 摘 要:浙江教育会及其系列活动对浙江教育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1)是推进浙江近代教育的核心力量;(2)是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宣传者和鼓吹者;(3)是各种新教育思潮在浙江的积极传播者;(4)是团结和联系浙江教育界进步力量的中枢。 关键词:新教育;《教育周报》;教育调查;社会教育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浙江教育会与浙江教育近代化

    摘 要:浙江教育会及其系列活动对浙江教育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1)是推进浙江近代教育的核心力量;(2)是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宣传者和鼓吹者;(3)是各种新教育思潮在浙江的积极传播者;(4)是团结和联系浙江教育界进步力量的中枢。
    关键词:新教育;《教育周报》;教育调查;社会教育
    浙江教育会是清末民初的一个涵盖全省的民间性教育团体,存在于1912年1月到1926年11月,期间经历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这四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期,在研究新教育、传播新文化、新观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创办近代教育刊物,从舆论上大力宣传新教育
    浙江教育会创办的教育刊物,主要有《教育周报》、《教育潮》和《浙江教育会月刊》三种。1913年4月1日首办《教育周报》,“为本会研究教育、发表意思之用。”[1]该刊也是浙江省较早的一份专业性杂志,主要辟有言论、学术(思潮)、纪闻、时评、感言等栏目,周出一期,约二万言。该会的主要骨干成员如孙增大、何绍韩、金学俨等先后主其笔政。共出有235期,止于1919年3月30日。对于已出的235期,笔者得见202期,结合《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所载,其全部篇目内容大致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到,《教育周报》所辟栏目竟有25个之多,其所含容量之大可见一斑。
    各栏目突出对新思想、新观点、新教育的传播。如纪闻:主要记载了国内外直接或间接有关教育的各种新闻,诸如“英国整顿学校之近闻”、“余姚陈女士热心兴学”、“青田知事漠视教育”等。其特点是容量大、速度快、信息灵,开启民智,增人见识。该栏目总计4198条,是全部信息量的69%。这在向来“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沉闷氛围中,无疑吹进了一股清晰的空气。
    学术(思潮):以传播新的学术思潮、观点及近代的一些科技知识为主,其中有直接译自国外的文章,也有通过国人自身消化后间接介绍的论文,及会员本身在实践工作中得出的体会和认识等。如夏丐尊译、卢梭着的《爱弥尔》,严复译的《论东西二教育所以汇合之术》等。这类文章学术意味较浓,知识性较强,读者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新的近代科技知识和教育方法。
    其它如“言论”、“法令”、“时评”、“调查”等栏目,无不表明了教育会在传播新教育等方面所作的极大努力。对于教育界来说则可以不断丰富更具现实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所有这些,显然为教育走向近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15年以后,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发展和更好地发达教育,1919年2月,该会经评议会决议,把《教育周报》改为月刊,易名《教育潮》,4月25日发行第一期。“自今伊始,将扩充其篇幅,变更其体例,刷新改进,以与全国教育界相见焉”[2]。该杂志以“阐发教育之真义力图改进为宗旨”,任务是“介绍世界新教育之思想学术,批评中国教育之弊病缺点,商榷新教育之建设,记载国内外教育之现状”[3]。《教育潮》共出10期,止于1921车1月。其中前六期的文章内容多以积极传播新文化、新教育为主,占70.5%。如经亨颐的“动学观与时代之理解”,杨贤江之“现代教育主张与现代哲学”[4],杜威讲演“平民主义的教育”和胡适讲演“实验主义”[5]等。
    但第六期后曾一度停刊,到1920年10月复出第七期。复刊后的《教育潮》表面上主张“新旧兼容”,实际上已积极提倡“国粹”,反对新思潮了。第七期何竞明的“新文化仅资考证应折衷经子并拟学校酌授经子说”,及第八期柯璜的“余对于新思潮之疑问”便是例证。因而立刻受到文化界进步人士的猛烈抨击。
    《教育潮》内容的变化,正是当时浙江教育界进步和反动势力在尖锐斗争中进步势力暂时受到挫折的结果。浙江教育会也自此开始走下坡路。
    1924年11月,省教育会发行《浙江教育会月刊》(以下简称“月刊”)。至1925年5月,共计出10期,其中最后两期合刊。纵观“月刊”,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较前两种刊物大为逊色,已显出一派萧条衰落的气象,其内容统计如下:
    从数量上看,“月刊”容量很小;内容上也不如以前那么丰富多彩;形式更显单调、呆板。反映出教育会已无力“研究教育并力图发达之”了。一年以后,教育会终因困于经费而停止活动。
    综观浙江教育会所办刊物之演变,从生气勃勃、顺应历史潮流、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推波助澜,到后期的变质改向。可以说,正标志着教育会活动的高潮和低潮。
    二、举办讲演、讲习等会,在实践上倡导新教育
    1914年4月3日,教育部训令各省推行通俗讲演,浙江省教育司也主张在方法上宜多采用讲演的形式。浙江教育会积极响应部、司的有关训令,同时也为了在实践上真正倡导新教育,一方面主动邀请当时有关着名人士来浙讲演,以广浙人见识;另一方面本身也不断举办面向全省教育界的各种讲演、讲习会,以养成浙江教育界人士的近代意识。如“五年国庆日在新市场;……六年县视学会议;七年欧战和平庆祝会,都在本会同人或各校教职员、学生等开会讲演,以资研究”[6]。“七年冬,复商同在省中等以上学校轮流每月在本会讲演一次”[7]等。曾应邀来浙讲演的着名人士主要有梁启超(1915.6)、康有为(1916.8)、蔡元培(1916.11)、艾迪和余日章等。新教育共进社请杜威博士南下讲演时,省教育会也特派李俊夫邀请来浙讲演六次,听者达数千余人。在诸多讲演、讲习会中,较大规模的专题讲演会有:丁已夏期讲演会、消夏会、日文讲习会、注音字母讲习会、国语讲习会和开办法文专修科,等。
    此外,省教育会还开设有经常性的讲演活动——星期讲演会(仿夏期讲演会之办法,于每星期日举行,由会中聘请专门学问家主讲,或对于一般学生,或对于社会大众,授以相当之知识——笔者注。)。
    以上教育会的各种讲演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多在新教育思想影响下进行,从而使众多受过其听讲或培训的知识分子,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近代知识的熏陶,在时间上大大加快了其接受近代知识的进程,对浙江教育的近代化是极有力的推进。
    三、主持全浙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等,竭力推动浙江乃至全国教育的近代化
    浙江教育会虽然是一个民间性组织,但它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不仅发达浙江教育,而且还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对全国的

[1] [2] [3] [4]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