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高校培养目标与两课内容的改革

  2009-05-01 16:50:10  
新世纪高校培养目标与两课内容的改革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新世纪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是改革"两课"内容。 关 键词:高校 培养目标 "两课" 关于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曾有过明确的论述。但是,如何把他们原则性的论述同具体的教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新世纪高校培养目标与两课内容的改革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新世纪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是改革"两课"内容。
    关 键词:高校 培养目标 "两课"
    关于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曾有过明确的论述。但是,如何把他们原则性的论述同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面临着剧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大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人认为应当是创新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素质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工程师、有人认为应当是创业者;有人认为应当是宽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有人认为应当是合格的中国公民;…。上述观点,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不无道理,但是,如果从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角度来看,又都不无偏颇。笔者认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而"两课"内容的改革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
    把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确立为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既是形势所迫,又是现实要求,也是国外的经验借鉴,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
    1、 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经济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力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全球化,不仅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条件下,也是知识流动的全球化,还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全球化。无论是那种资源的流动,起主导作用的,最具活力的、起载体作用的是人的流动。换句话说,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因此说,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但是,这里的人才是有特性的人才,他必须是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人。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特性的人才,才能在全球化运动中适应各种不同文化的挑战和认同,才能在全球文化的交互运动中突显民族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保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会被堙没。因此,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应当把培养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合格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2、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形态。三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已有外商投资企业约16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2%。1996年至2000年,中国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3142万人,下降27.9%,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1517万人,下降了50.3%;同期外资企业等经济单位创造的就业岗位将近400万,私营企业创造就业岗位648万,个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427万,这些新增岗位大部分为新生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所填补。广州市的外资企业共有356家,总人数96044人,外籍人才3800人,仅占总数的2%,本土人才占到98%以上,比5年前提高了近8%。目前三资企业仍是毕业生的首选,63.9%的大学生毕业后想进外企。另外,12.10%和7.92%的毕业生选择留学移民和自立创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的进一步涌入,大学毕业生到三资企业就业的人数还会持续升高。这表明三资企业和出国留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毕业生主要的趋向。而绝大多数三资企业具有国际背景,大学毕业生进军三资企业和出国,实际上是直接参与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的进程。实践表明,具有世界性眼光、民族文化灵性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毕业生,最容易适应三资企业的文化生态,并很快成长起来。相反,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而缺少世界性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者,很快被淘汰。这说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不可回避的时代责任。
    3、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19世纪有一位名叫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英国伦理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并不取决于城堡之坚固,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在于人们接受的教育的程度,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德的高下。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认真检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认真审视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举措。1987年10月6日,日本《推进教育改革大纲》正式启动,确立了21世纪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宽广的胸怀,强健的体魄,丰富的想象力,自主自立,富有团结精神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培养国际社会真正信赖的日本人)。强调教育要适应国际化,(1)以国际化的眼光来理解日本文化的个性和其他文化的优越性 ;(2)不仅作为日本人要爱国,而且要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命运;(3)深刻理解多元化,掌握国际交流的能力。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其会议报告明确指出:"总而言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成为世界高教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为检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推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要求我们必须站在21世纪的高度审视和思考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4、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品格在高等教育领域具体应用的必然结果。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定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是由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状况所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时代特点是不相同的,由此引起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途径、手段、形式、教育机制、体制等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因此,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不断充实、修改、完善原有的目标结构,才能满足学生主体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国家、社会和民族的需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主题和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成才规律的认识,及时地更新教育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早在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就明确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一教育发展战略不仅是指导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策略和方向,而且也是确立我国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对我国教育发展最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纳入《党章》,"三个代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必然得出高校教育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有民族文化修养和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合格公民。因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具有世界眼光,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更好的代表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二、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与"两课"的责任
    那么,世界通用中国公民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
    所谓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指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中,认知国家和世界赋予的权利,同时自觉承担对国家和世界的责任和义务的中国人。进一步来说,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三个特点。
    所谓世界性,就是总体性,全局性和时代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整个世界已经连成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关心的命题,比如人类自身的关怀、环境保护等。他要求新一代大学生要用全球视野去观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对于关系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世界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要有多样性的眼光。经济全球化并不排斥多样性。目前,不仅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就是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应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对世界

[1] [2] [3]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