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自我塑造

  2009-05-01 16:48:28  
浅谈现代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自我塑造 现代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决定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教师的品德素养,是在思想品德、政治素养、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并通过自觉的锻炼和培养所能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也就是说,教师的素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出来的,而这种社会环境是随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浅谈现代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自我塑造

现代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决定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教师的品德素养,是在思想品德、政治素养、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并通过自觉的锻炼和培养所能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也就是说,教师的素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出来的,而这种社会环境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去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规模宏大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素质教育工程”,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对提高现代教师素质,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很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力图通过七个方面试论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自我塑造。
一、应树立高尚的政治与思想品质
    政治品质即在政治方面所表现的政治态度和立场。它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方向性的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心理品质的关键因素。作为跨世纪的人民教师应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看问题,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在教育活动中唱响主旋律,排除各种影响思想和心理健康的噪音和杂音,树立旗帜意识、方向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大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建功立业。
   思想品质是指教师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甘当人梯、甘当蜡烛、甘当船工,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做到治学严谨,树立高风亮节的师表形象。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应面向自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价值观。中师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中师学生中蕴藏着各个方面独具天赋或特长的学生。而这一切又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工程所需要的。当教师的认识偏颇,甚至狭隘到“只有升学才是人才”、“只有优秀学生才是人才”时,他们的教学教育实践必然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巨大可塑性和发展潜力。教育行为会自觉不自觉地向这样的所谓“人才”倾斜,必然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压抑,甚至悲观失望。而具有片面质量观的教师,必然忽视育人为本,不可避免地会在教学实践中,重智能、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还可能出现与教育规律、规定相悖的非规范行为,造成不良的社会行为和影响。其次,现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短视的价值观是吞噬教师活力的隐形杀手。具有短视的价值观教师,经受不起“行业攀比”的冲击,耐不住目前教师的清贫,又缺乏搏击“商海”的勇气和条件。因此,其心态经常处于失衡状态,难以安心从教,看不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伟大正在于教师的奉献多于获取,在于教师更多的是为他人而不为自己,是为民族之未来而不为教师之今日。
    可以说,只有解决好上述“三观”,教师才能谈得上是牢牢地植根于教坛,并有所建树,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可能。
三、现代教师应有高度的道德责任和敬业爱人之心
    教育是维系民族兴旺,国家昌盛的永恒的事业。现代教师以继承传统,推进社会进步为天职。“为人师表”成了教师应恪守的信条。教师的一切言行都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一个教师道德不高尚,学问不精深,事业无志向,是不可能被学生接受和欢迎的。因此,凡欲当一名合格教师者,既要严格自律——不因为我而误人子弟,又要激情自励——因为有我而让学生成才。教师应以德育德、以才育才、以情激情、以行导行。只要教师个人崇尚道德,推崇学问,追求成功,其驰聘的天地将更为广阔,前景将是无限光明的。
    四、现代教师应多才多艺善于创造
    教育实践是教师创造性劳动。教师水平的高低、教艺的优劣,效果的好坏,都会在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考核中显示。只有富有个性、一专多能,善于创造的教师,才会在拥有足够知识量的基础上,把握住教育的契机,给学生以知识的滋润、知识的启迪、能力的培养、真善美的熏陶,让学生游艺于知识的海洋中,苦而不累,劳而不疲,主动自觉地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当前,教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个性被磨损,特长被抑制,特技难发挥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影响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但是,在个人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的聪明和睿智、独到的功夫在教育实践中充分显示其魅力,在一定范围内取得成功,逐渐引起轰动效应。
    五、现代教师应面向世界、而向未来,加强教育科研
    科学知识的不断增长,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深化,教育手段的日趋现代化,都不断地在告诫每一位教师,不重视教育科研,不重视教育艺术与方法的教育是其活力枯萎的源泉。多少年来,人们都在高喊“向科研要质量”,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不以为然,除了思想素质等因素以外,主要的是教师个人对教育的丰富内涵理解肤浅,在一定程度上视“教师”为“教书匠”。把充满艺术与活力的教育实践降格为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把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事业仅仅当成个人的“谋生手段”,因此,无法意识到教育领域内蕴藏着巨大的资源,既可对学生潜能开发,又可对教师补充能量。作为教师只要重视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从中悟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深化自己的教育思考,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完善自己的教育艺术,使个人的教育遵循“实践——总结——创新——再实践——再总结创新”的规律,不断攀登新的高度。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  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若都具有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必然会使整个教坛姹紫嫣红,气象万千,会使教师在实践中摘取更丰硕的果实。
     六、努力学习,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素养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科学文化知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世界范围内新科技、新知识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的来临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教育正在形成“终身教育观”,以改变传统的“一次教育,享用终身”的教育观。现代教师必须面对现实,不能只着眼于已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自我满足心态,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有面临被可能淘汰和“下岗”的忧患意识和心理准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在全社会必将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人才结构以及多次就业、多重就业的态势,以改变传统的“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教育手段的日趋现代化,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必然淘汰落伍者。这种挑战必然要求教师必须尽可能拓宽知识,不断丰富知识的储备,教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方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