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然 情 结

  2009-05-01 16:34:46  
自 然 情 结 自然情结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自然,因为它仿佛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满足我幼小心灵的求知欲。听妈妈说,小时候的我总爱问个“为什么”?如“月亮为什么会有时圆有时弯”?“植物没有嘴,怎么喝水呢”?为什么冬天会冷?夏天会热呢……?而这些问题只有«自然»才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自 然 情 结

自然情结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自然,因为它仿佛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满足我幼小心灵的求知欲。听妈妈说,小时候的我总爱问个“为什么”?如“月亮为什么会有时圆有时弯”?“植物没有嘴,怎么喝水呢”?为什么冬天会冷?夏天会热呢……?而这些问题只有«自然»才能给我答案,因此,我酷爱自然甚于任何一门学科,可惜的是,那时候的自然课,只是一门副课,不被重视,一学期下来只能学到两三课而已。如今,素质教育的号角吹遍了大江南北,自然这门学科已被重视起来,变得更加有趣了。我也荣幸地当上了一名小学自然老师,于是,我要把我的“最爱”传给我的学生。  课堂中的我,仿佛是孩子眼中的“齐天大圣”一会儿是春天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一会儿时夏天里的涓涓细流,一会儿又变成了秋天里纷飞的落叶,一会儿又来到了千里冰峰万里飘雪的世界……,天南地北,世间万象,尽在我的魔术棒——“自然”中。 一、 我物化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根本所在。明代大教育学家王明阳曾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行不能已”,一节不能使学生“自不能己”的课堂教学,可以毫不留情的说,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毫无意义的课,一节没有生命的课。这就仿佛把一群开的正艳的花移植到大沙漠,会使他们枯萎,失去生命的朝气,。为使我们的花儿朝气蓬勃,我在自然课中以“物化”自己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在教江苏省教育出版社第五册«蝴蝶从哪来»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上课铃一响,我戴着只美丽硕大的凤尾蝶头饰翩翩起舞地跑进教室: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是谁?” “蝴蝶!”(学生大笑,齐声答) “你们对蝴蝶感兴趣吗?” “当然感兴趣了!”(七嘴八舌地说) “谁能围绕蝴蝶提几个问题?” “蝴蝶有爸爸妈妈吗?”(举手回答) “蝴蝶有眼嘴和脚吗?” ``````  而我整节课就以蝴蝶的身份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了解蝴蝶变化的四个过程,卵—幼虫-蛹-蝴蝶。并通过提问方式使学生了解到许多课外知识,而且还向学生介绍了“我”许多不同的种类。这样尽管涉及的知识面广而多,但学生乐意接受,而且接受的快,记得牢。因为这时的孩子已忘记他们面对的是老师,他们觉得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只会说话的蝴蝶,是他们的好伙伴,就这样在说说笑笑中,在学生提问老师回答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 生活中处处是自然 因为自然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有生物知识,有化学知识,有物理知识。而小学涉及的这些知识一般都是家庭常用的小常识,所以在上课一开始,我总爱问:“你们在生活中又发现什么问题吗?”如果孩子问题提的好,且生活中确实常常见到,尽管这节课没有这个内容的安排,我也要跨年级或跨课程的教,因为学生的兴趣来得快,去得快,如果不能及时的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便会对这些问题习以为常,不再认为它是个“问题”了,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有一次,我在上三年级自然课时,照例问:“最近,你们在生活中有何新发现?”有一男孩举手答道:“老师,我在家里废水池中灌满了水,谁也没有在那里提水,为何一个月后,水池中的水只剩大半池了呢?”他的问题是五年级第九册才涉及到的课程,而他只是三年级的学生,怎么办呢?首先,我肯定了他的提问,表扬了他是一个爱观察的好学生。其次,我又统计了发现类似问题的有多少人,特别想知道答案的有多少人。一般情况,如果不是很多人发现了问题,并且想知道答案,我便课后单独给这个学生讲解,而这一次,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课程计划,改教第九册的第13课《水变成水蒸气»一课,使学生了解到水变成水蒸气蒸发了。 原本,这一课是比较枯燥的,但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强,听得特别认真,所以尽管只是三年级的学生,可做起试验仍然得心应手,掌握的特别块,知识点也记得特别牢。那么到五年级只要稍作复习,这一课完全可以不要上了。 三、自然课走进大自然 自然教学是以周围的现实世界为认知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既是如此,闭门造车,照本宣科是肯定行不通的。因为“现实世界”不是教师的一张嘴能够讲出来的,它需要孩子们用眼看、动脑想、动手做。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其中之一就是“解放孩子的空间”,不要把孩子关在鸟笼里,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接触大社会,以扩大眼界,丰富知识面。因此,我在讲《秋天来了》这一课时,首先带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里走一走,观察一下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发生了那些变化,天气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先让学生去发现,然后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再如,我在上«昆虫的共同特征»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到公园或野外收集一些昆虫,再观察一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生回答,老师给予纠正,讲课完毕后,最后再看看你收集的东西里,哪些属于昆虫,哪些不是昆虫。这样学生有了直觉感,学的有趣,又有实物作基础,学生学得比较牢。课后,我引伸到昆虫中,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使学生回归自然,去放生,激发他们去保护益虫,增强维生态平衡的意识。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