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德性养成教育

  2009-05-01 16:30:07  
重视德性养成教育 重视德性养成教育(摘要) ...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被理解为一个人内心的“品质”、“自我觉性”。“性”可以通称万事万物的品质和特点。尽管学者对德性有不同的认识,但却表现出一种共同的性质,即把德性确定为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智慧实践。也就是说,德性是人之所以异于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重视德性养成教育

重视德性养成教育(摘要) ...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被理解为一个人内心的“品质”、“自我觉性”。“性”可以通称万事万物的品质和特点。尽管学者对德性有不同的认识,但却表现出一种共同的性质,即把德性确定为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智慧实践。也就是说,德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敬他人,讲廉耻,秉礼让,使我们把对同类的殷殷关切上升到自由自觉的境界。今天,我们将道德关怀推广到人、社会与自然界,正是为了建立一个真正富有人性的世界。   (全文)...   有研究表明,几乎全部的青少年犯罪都是由于他们没有很好地接受家庭、社会的道德教育而相反却接触了许多来自家庭、社会的色情、暴力等犯罪现象所致,而近90%以上的成人犯罪,其行为直接与罪犯缺少孩童时的道德启蒙有关。这说明,孩童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于其教育的情况。因此,当前些年人们热烈地谈论智商和情商所能发挥的作用的时候,有识之士向人们发出新的警告:当今青少年犯罪率迅速增加,我们是不是尤其应该重视孩童的“道德智商”呢?     德性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没有德性的看护,我们的社会将会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我们将自绝于自己创造的文明;而我们的社会就将变成人人凭感性冲动和物欲办事的角斗场。由德性所铸成的道德自觉和心灵秩序,将是扼制恶欲、恶念、恶势力的蔓延和滋长的精神武器。德性无形,于心灵深处凝结,化理想、美德为日用常行。在迈向21世纪之际,我们之所以必须重视德性的力量,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德性在塑造人的心灵秩序和人格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性需要培育,培育德性即德育。人的德性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德性主体,以此作为生成道德个性和德性主体的重要资源,重视德性的认知教育和德性的“灌输”。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所谓“养成”,不仅是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是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在这里,学校的教育是重点,家庭的熏陶不可忽视,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     首先,要十分重视德性认知教育。加强认知教育是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德性知识学习活动,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德育课堂教学,使德性知识进学生的头脑;另一方面,德性认知教育应建立在心育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德性认知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实现德育内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看待社会,从而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实际上,学校的各门学科和各项活动的教育均包含着德性认知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德性养成要素,就可以增强教育活动中的德性认知能力。其次,增强学生德性完善的自我意识。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参与意识和发挥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格的渴望;另一方面,教育学生主动寻找自身德性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弱点,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第三,加强渗透,寓教于乐,丰富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校园生活,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德性。第四,要重视社会公德建设在德性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第五,提高教育者的德性水平,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第六,现代德育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起来,优化德育环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效协调,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人才。     有研究表明,几乎全部的青少年犯罪都是由于他们没有很好地接受家庭、社会的道德教育而相反却接触了许多来自家庭、社会的色情、暴力等犯罪现象所致,而近90%以上的成人犯罪,其行为直接与罪犯缺少孩童时的道德启蒙有关。这说明,孩童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于其教育的情况。因此,当前些年人们热烈地谈论智商和情商所能发挥的作用的时候,有识之士向人们发出新的警告:当今青少年犯罪率迅速增加,我们是不是尤其应该重视孩童的“道德智商”呢?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被理解为一个人内心的“品质”、“自我觉性”。“性”可以通称万事万物的品质和特点。尽管学者对德性有不同的认识,但却表现出一种共同的性质,即把德性确定为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智慧实践。也就是说,德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敬他人,讲廉耻,秉礼让,使我们把对同类的殷殷关切上升到自由自觉的境界。今天,我们将道德关怀推广到人、社会与自然界,正是为了建立一个真正富有人性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性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没有德性的看护,我们的社会将会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我们将自绝于自己创造的文明;而我们的社会就将变成人人凭感性冲动和物欲办事的角斗场。由德性所铸成的道德自觉和心灵秩序,将是扼制恶欲、恶念、恶势力的蔓延和滋长的精神武器。德性无形,于心灵深处凝结,化理想、美德为日用常行。在迈向21世纪之际,我们之所以必须重视德性的力量,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德性在塑造人的心灵秩序和人格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性需要培育,培育德性即德育。人的德性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德性主体,以此作为生成道德个性和德性主体的重要资源,重视德性的认知教育和德性的“灌输”。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所谓“养成”,不仅是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是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在这里,学校的教育是重点,家庭的熏陶不可忽视,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     首先,要十分重视德性认知教育。加强认知教育是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德性知识学习活动,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德育课堂教学,使德性知识进学生的头脑;另一方面,德性认知教育应建立在心育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德性认知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实现德育内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看待社会,从而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实际上,学校的各门学科和各项活动的教育均包含着德性认知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德性养成要素,就可以增强教育活动中的德性认知能力。其次,增强学生德性完善的自我意识。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参与意识和发挥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格的渴望;另一方面,教育学生主动寻找自身德性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弱点,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第三,加强渗透,寓教于乐,丰富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校园生活,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德性。第四,要重视社会公德建设在德性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第五,提高教育者的德性水平,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第六,现代德育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起来,优化德育环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效协调,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人才。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