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反思

  2009-05-01 16:25:52  
信息技术教育反思 信息技术教育反思 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我们的课程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从计算机课走到了信息技术课,从编程教学到应用的教学……。现在的信息技术到了非常的时期。因为,有许多人认为这门学科将来能否存在下去都成问题。尤其在于,欧、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信息技术教育反思

                                 信息技术教育反思      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我们的课程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从计算机课走到了信息技术课,从编程教学到应用的教学……。现在的信息技术到了非常的时期。因为,有许多人认为这门学科将来能否存在下去都成问题。尤其在于,欧、美、日本等都没有专门设立这样一门课程,对于中国还有必要吗?……,这样的问题从国外的参考到理论的推导都有许多。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充分反思这些年的成功与教训将是否对于发展会有更多的利处?如何我们能够充分讨论好信息技术课的意义是否会对将来有更多的利处?  l 反思: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应当是什么?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语文课不会消亡?我们天天在说中国话,那么我们需要学语文吗?为什么数学课不会消亡?尤其是中学的数学课为什么不会消亡?在实际生活中有几个人在利用函数计算出买东西需要多少钱?有几个人会用平面几何推导出居室面积中哪个墙角不太直?马上有人会向我说:语文与数学当然应当存在了,它们的意义并不在于会说中国话,会算出大白菜几块钱一斤……。 许多搞教育的人都可以想象,如果语文课仅仅是教会学生认识汉字,会说中国话的话,搞好双基,语文课到了小学六年级就已经能够完成绝大多数任务了;如果数学课仅仅是能够学会计算买菜的钱数,中学就不必有这门课程了,在教育中这两门课程也应当会有存在的危机。  可是没有!这两门学科绝对不会、也不应当消亡。因为这两门重要学科中除了认字、算数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      那么我在想:信息技术课仅仅教会学生应用计算机技能与技巧或者编程,就可以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吗?      而在现在的教学中体现最多与的好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方法与策略的培养少了些?对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少了些?对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培养少了些?      如果无法强调在本课中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使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方法与策略的培养、不加强对其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不加强学生使用计算机学具自主学习方法、策略的培养,其他的学科一定会取代信息技术课的。   l 我们是仅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吗?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教育中是仅为了语言与文字的应用而在普教中开设语文课吗?是仅为了数字与计算的应用而在普教开设数学课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有高中的高难度数学问题?为什么还要在语文课中讲古文?那是一种今天根本极少用到的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普教中,是仅为了编程开设程序设计课吗?我们是仅为的计算机应用而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门学科,尤其是中学的这门学科消失的时间会不会不太远了?因为,许多教学内容象Windows98、Word200甚至Windows XP在将来的应用会落后、消亡。而编程的VB、QB甚至C++都有可能会被更好的语言代替。      信息技术课除了技术的应用以外,还有没有更加深层的东西了吗?      全国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特邀教研员郭善渡老师到我校听课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PowerPoint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对艺术字特别感兴趣。一节课后,看到许多学生的作品中,只有设计好的艺术字标题。见不到完成的多媒体作品了。我们再回顾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在进行网络部分的教学中,也发现到了学生们学会了上网,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浏览,迷失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中。“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而忘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在画图课中就对翻转与变形感兴趣,却得不到比原来更好的作品;在字处理教学中就对剪贴画感兴趣,却忘记了学习任务的本身……。      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应当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应用中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们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      计算机的应用固然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而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使用工具完成任务或者作品的策略,是不是也应当或者将要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l 信息技术课中,技术更重要还是信息更重要?      其实,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回答,当然是信息更重要了。技术是为学生获取和传输信息、处理和分析信息、应用信息的而服务的。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反思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中相关于技术方面的内容多,还是相关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部分的多?可以说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教材、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的内容是在介绍:如何使用字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网络的各部分技巧、如何使用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的……。而不是利用字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网络软件……完成作文中无法完成的图文作文、完成音乐与图文配合等等。而不是在信息的海洋如何更好的搜寻到需要的信息、如何利用软件将信息加工成为我们的各种成果。      可惜,信息技术课现在还在纠缠于如何教好学生的技术这个层次,而不是学生使用如何的方法与策略用好技术上?我想,是不是到了深化我们学科的教学内容、对我们的教材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l 能不能从教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课?      在学校中,尤其我接触最多的小学教学中,就有着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例如,写研究论文。这项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教学。可以说,是学生从对别人文章的复制、粘贴开始,最终到加工、反思这些别人的理论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与成果。而在中国的教学中究竟属于哪门学科呢?我曾经问过语文老师。百分之百地在说,这种从“抄”开始的“文章”绝对不是语文课的内容,应当是自然学科的事情。也问过许多自然学科的教师。也是百分之百地在说,“写文章”这件事绝对不是自然学科的任务,而是语文学科应当培养的。我不禁迷惑起来。这种研究型的论文究竟哪一门学科的内容呢?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学生能够完成研究论文,而我们的学科本位观点却不能完善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的发展能不能少一些学科本位论,多从教育的角度考虑一下自己的发展呢?      是不是我们的学科会成为这样的一个学科。有着自己根本的任务,深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有着广阔的外延,与许多学科相结合。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如美国学者比尔的“三层塔教学法”中讲到的一样。最终将各门学科通过共同的问题,互相联系起来。信息技术学科在这种联系中重点体现出本学科的方法、手段与策略。  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说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工具,学会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在与各学科结合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工具的方法与利用工具完成自己成果与任务的策略……。   l 信息技术课现在的“大”模块化是不是还符合学科的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的模块很好的解决了以前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设备与教学时间的问题。但是现在还符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要求呢?从成人认知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从孩子的角度呢?      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因材施教,都知道从小学一年级学生到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不仅不一样,还会有着巨大的差异。仅从小学说,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转变,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基本形成。那么,原来在大部分教材中为了照顾到教学设备而定的模块化教材是不是合适。仅从画图软件的教材来看,从易到难希望在一个年级里完成是不是就不合适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有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映。例如有的老师在问,某部分的某部分内容如何处理?在这个中、低年级,学生实在是太难理解;放到高年级课时上怎么安排?在文字处理、多媒体、图形处理等各个模块中都存在着这个问题。      的确是这样。现在的“大模块”是不是还符合学科的发展。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试验。将教材中的字处理、多媒体、网络等大模块按照难度将其分解成一部分一部分的“小”模块,即将教学内容单元化。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程度在每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小模块进行组装。例如,我们学校的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有:认识Win98(操作系统初步)、使用写字板(文字处理初步)、画图软件的使用(图像处理第二部分)、用IE浏览器看漫画(网络初步)……;而六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则是:用Word写研究论文(字处理综合应2)、用PowerPoint做研究演示报告(多媒体综合应用2)我们做网页(网页制作软件基本)……。 这种实验是不是能够更好地解决设备、教学时间、学生差异的问题。      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能不能以“小模块化”形式出现?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学生每年龄段信息素养的标准,是不是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想,如果信息技术学科能够更好的协调使中、小学更好的配合起来,减少重复、无意义的教学;能够深化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在于教学学生使用工具,还能够教会学生其中的方法策略;不仅仅在于本身的工具性还有更广阔的外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巧,还有更深刻的道理;不仅仅符合设备的需要,还符合学生认知的需要;不仅仅从学科本位看发展,还要从教育看学科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学会计算机这种工具而开设信息技术课。我们的明天是不是会更好?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