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处着眼培养创新作文能力

  2009-05-01 16:18:48  
从小处着眼培养创新作文能力 江泽民主席在北大百年校庆上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发展战略中也把创新能力作为新世纪的重点培养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校教育就必须更新观念,从单一的知识传授教育转变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來。小学作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从小处着眼培养创新作文能力

     江泽民主席在北大百年校庆上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发展战略中也把创新能力作为新世纪的重点培养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校教育就必须更新观念,从单一的知识传授教育转变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來。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话去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说要体现小学生的童眼、童心、童言、童真。为此,新大纲在关于习作方面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可见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担当着重要的任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根据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我认为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从小处着眼,即从浅入深,从表到里,从现象到本质,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创新作文能力。  一、             从观察事物中求新发现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素材,积累素材,然后带着自己的情感再将它描述出来。      观察是分层次的,有初次观察、再次观察和反复多次的观察,有表面的观察和深层次的观察,有单一的观察和关联性的观察等等。有的学生的作文写得比较筒单,人云亦云,没有新意,其主要原因是平时少观察或只观察表面的东西和单一的事物,而没有经过反复多次的、深入细致的观察,也没有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因而观察到的往往是单一的、表面的东西。要改变这种现象,在指导观察时就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观察事物既要观察其表面的特征,又要思考其内在的联系。     例如指导学生写作《秋景》,我先让学生说说秋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结果,有的学生说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大雁往南飞;有的学生说秋天到了,树木的叶子黄了,风一吹,就一片片落下来;有的学生则说,秋天到了,庄稼成熟了,农民伯伯忙着收割……不能简单地说学生没有经过观察,也不能说学生没有说出秋天的一些特点,但是如果人人都这样说和写,那么就会出现素材雷同,给人人云亦云的感觉,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十分平淡,没有新意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到校园里,到大自然中去深入地观察,找出秋天里不同地方、不同事物的特点。经过仔细、深入的观察,学生发现了不少平时没有发现的新东西。例如,有个学生经过深入的观察后说:“秋天来了,一些树木的叶子黄了,一阵风吹来,叶子沙沙地飘落下来。但许多树木的叶子没有黄,而是更苍翠了。南方的初秋,天气还挺闷热呢,电风扇、空调器还不停地开着呢……”学生写出了南方地区初秋的真实特点。     由此可见,观察是基础,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此,通过指导学生深入地、仔细地观察事物,从中得到新发现,作文时就有新东西可写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从遇到的问题中求新思路     学习是一个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又不断地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不断地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学生不但会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和平常人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大胆提出问题,大胆想象,大胆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为此,在2000学年度,我开展了这方面的一些探索,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那时候,我新接任五年级一个班的语文科的教学工作和领班工作。新学年第一天,当学生一走进新教室,他们便立即大声地嚷开了:“哎哟!又是顶楼,也是‘蒸笼’!怎么两年都那么倒霉?”原来,他们在上一学年度的教室在教学楼后座顶楼,新学年他们的教室虽然变换了,但仍然还是在顶楼,怪不得他们那么多怨气了。在目前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教室都是不可能变动的。当然也不可能立即给教室装上“空调器”之类的降温设备。于是,我与学生一道,那些日子整天蒸“桑那浴”。问题虽然不能立即解决,但我意识到:这正是一个激发学生新思路、新思维的好时机,正好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于是,我利用班队会,开了一个“才智比拼大会”,让学生就“蒸笼”问题展开讨论,献计献策。     讨论会一开始,同学们就争相发言。有个学生建议在楼顶上再增加一层隔热层,有个学生从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得到启发,建议把原来平顶型的教学楼改建成尖顶型,有个学生更是语出惊人:“给楼顶涂上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涂料‘隔热一号’”虽然这种涂料还没有出现,但这位学生说:“只要大家一齐努力,就一定能把这种涂料研制出来!”     由此可见,由问题引出的话题,是能够引发学生的新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的。尽管学生的一些想法可能离现实生活还比较远,但可贵的是他们有了创新的意识和欲望,是十分可贵的。所以我们要适当引导学生,使他们能从遇到的问题中求新思路。  三、从表现手法上求出新     作文的表现手法,是指一篇文章所运用的主要的表现方法。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即使是同一种类型、同一文体的文章,也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让学生懂得灵活运用表现手法,最好是有所创新。如果写文章人云亦云,表现手法单一、陈旧,那么文章就会缺乏新意,是没什么人愿意看下去的。      从表现手法上求出新,目的就是要改变文章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局面。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在表现手法上创新,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小处着眼,自创新法,进行创新作文的写作。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节约用水”这一类题材的文章时,我引导学生从小处着眼,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那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不要放过,并且在写法上体现“以小见大”。有个学生以《“水”的故事》为题,在作文中以父亲浇花时水花四射,浪费了一点水的事为内容,通过一番的“论战”,终于以“积小成多”、“我国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的害处”、“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等道理,既教育了父亲,又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要节约用水的道理,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节约用水的教育。为此,此文荣获由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小学语文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展示省级一等奖。     而另一个学生则从另一个角度去构思了一篇作文《 “方”的角,“圆”的梦》,她从妈妈偶然被床角碰伤了膝盖下一点的地方的小事中,引发了解决问题的思索。她从“方角的东西容易碰伤人”想到“该把建筑物或者家具等物体的边缘部分改为圆角”,又从“在危险地方贴标志或用文字标明不现实”想到“发明一种材料”来解决问题。虽然这种材料是在梦想中想到的,但是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一个小学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也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因此,这篇文章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奖励:荣获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展示全国三等奖。因此,我们要大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构思,运用新手法去写作文,写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作文来。  四、         从评议中求启示      作文评议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除了对学生的作文作一定的评价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使学生从评议中得到启示,从而指导日后的写作。因此,在评议学生的作文时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他们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并且展开讨论,以利把作文改好写好。同时,作为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一定要中肯,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想象、梦想、设想,即使幼稚可笑、不大合情理等,作为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和引导,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得到启示,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作文能力,观察事物是基础,思考问题、寻求新思路是关键,变换和创新表现手法是手段,寻找规律是方法。因此,小学生只要从小处着眼,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经常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灵活掌握和运用表现手法,大胆探索表达的新方法,找出规律性,那么,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