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魅说(上)

  2009-05-01 16:15:07  
师魅说(上) 目录教师的形象魅力仪表语言举止 教师的人格魅力善良与关爱宽容与公正敬业与正直 教师的学识魅力 教师的个性魅力风趣幽默童心未泯唯我独醒展现自我 记得那是一个仲夏之夜,黑绒幕般的夜空,镶嵌着银光闪闪的群星,我们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围坐在学校的小操场上,听他指着天空,告诉我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师魅说(上)

目录教师的形象魅力仪表语言举止 教师的人格魅力善良与关爱宽容与公正敬业与正直 教师的学识魅力 教师的个性魅力风趣幽默童心未泯唯我独醒展现自我  记得那是一个仲夏之夜,黑绒幕般的夜空,镶嵌着银光闪闪的群星,我们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围坐在学校的小操场上,听他指着天空,告诉我们:这是牛郎星,那是织女星;这是银河,这是……。只记得他姓“梅”,写得一手工工正正的仿宋字,好漂亮噢!他因为当年没有考上大学,来到我所在的小学任教,但他并没有放弃,每每自习到深夜。二年后,听说他考上武汉地质测绘学院,从此我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太多的坎坎坷坷和风风雨雨,但这一幕仍像电影一样,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他,我曾爱好过天文学,立志要做天文学家;因为他,我模仿他的字体,练了好一阵宋体字;他在简陋的宿舍里,挥汗苦读的情景,使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做学问”,什么是“成功”。 几乎每个进过学堂的人都有其终身难忘的恩师!中国人民对“师”有特殊的感情,尊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长期以来,师、君、父被称为“三尊”,天、地、君、亲、师被写在同一牌位上供众人朝拜,人们虔诚地称给自己传授过知识的人为“先生”、“老师”、“恩师”和“师父”。斯大林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写到这里,我首先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当年为徐特立六十岁生日写的贺信,“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当你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写这封信祝贺你,愿你健康,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 毛泽东一生似乎对教师这个职业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他曾经在湖南当过小学教员。从事革命活动之后,他也不断讲课,从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到抗日军政大学,他都讲过课。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给他封上“四个伟大”时,他说,他只要“导师”一词,其它统统去掉。“我历来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当教员。” 已故的法国总统蓬皮杜曾经很骄傲地对他的人民说:“我为什么能当总统,因为我读过师范大学,我当过教师!” 凡读过鲁迅先生《藤野先生》的人都记得,藤野先生以纯真的品质、博大的胸怀给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以极大的温暖,使得鲁迅在回国20多年以后,还深深地怀念着老师。在鲁迅晚年,每当写作极疲倦时,抬头看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便激起无穷的力量,点一支烟继续奋笔疾书。藤野先生成了鲁迅鞭策自己奋斗的力量源泉。 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期间曾专程探望了他的老师顾毓琇,年愈古稀的老人书赠江总书记八个字“智者不惑,勇者无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老人并没有因为江泽民是国家主席而放弃对他的再一次教诲。 在报上曾看到一位名为“晓秋”的作者写的短文,他写道,“25年前我在赣东山区插队时,曾到一乡间任教。记得有一姓杨的老先生,他博学多才,但饱受风霜,经历十分坎坷。我与他结为忘年交,先生曾送我一幅题词:待人应守儒家之忠诚,治事须持法家之严明,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恰似纵横家之灵活,读书当如儒家之兼爱。‘百家’之长,统而领之。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多少年来,我以此为箴身体力行,想来终身受益。‘凡有所学,皆成品格。’” 中国历代皇帝都想万世一系,但都没有做到。在中国,只有一个无心插柳的人做到了“万世一系”。而他不是帝王,只是一个教师。此人姓孔名丘,世称孔子。中国最具魅力的教师,非孔夫子莫属了。从孔子那个时代到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反孔批孔”,然而“孔孟之道”仍是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是世界文明史的宝贵财富。孔子的善良、正义、仁爱、良知、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一九八八年一月,当代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得主共七十五人聚会巴黎,发表了一个宣言。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些当代人类的先驱对孔子的崇拜由此可见一斑。 “幼无名师”乃人生第一大憾事。可想而知,教师的魅力是如此之大,而教师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   教师的形象魅力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态优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无论是师范院校招收学生,还是学校招聘教师,都要经过面试。其原因不言自明,就是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所面对的不是物,而是人,其基本形象如何,是他能否走上“杏坛”的第一要素。教师站在讲台上,无意中在展示他/她的“美”。追求美,是人的本性。当然“美”有“外在美”和“内在美”,但学生在接受一个新教师时,总是从对他的外在美的审视开始的。 教师一走进课堂,自然成了学生注目的中心。学生首先以审美的态度向教师投以注意的目光,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庄重优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都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初始魅力。  仪表 在师生交往中,第一印象常常是最深刻的,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首因效应”。有一本叫《接触的最初4分钟》的书,它的作者提出,人们在彼此决定是否成为朋友时,接触的最初4分钟起着重要作用。若要给人以美好的印象,使人喜欢你,必须讲究仪表和风度。周总理就读过的南开大学里曾有一面立镜,镜子上方悬挂着“容止格言”,内容是“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教师的服饰在第一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 前年校友聚会,我们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谈起了一位曾经教过我们数学的女教师。我们之所以忘不了她,不是因为她的教学,而是她的美貌和漂亮得体的服装。在六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敢于这样穿戴和修饰的女教师,毕竟不多。 多年来,教师的穿戴总是和“艰苦朴素”四个字分不开,教师走在街上,或是参加社交活动,常常被人一眼看出。久而久之,“艰苦朴素”和“不修边幅”等同了起来,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学校明文规定教师不得穿牛仔裤,不得穿滑雪衫,不得戴墨镜;女教师不得烫发,不得戴首饰,不得涂口红等等。然而时过境迁,今天又有谁会为教师穿一条牛仔裤,戴一根项链而奇怪呢?可见,关键不在于教师的穿戴,而在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衣着讲究应该理解为风度翩翩,一位学者不应该把他的知识摆在口上,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不事炫耀。 教师的穿戴应当端庄、得体,既体现职业特点和个人气质,又不失亲和力。21世纪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学校也逐渐走向了市场,学生出学费上学,实际上购买了教师的授课服务。商品要包装,难道教师就不要包装吗?男教师擦亮皮鞋,刮干净胡子;女教师略施淡妆,佩戴合适的首饰;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或其它重要场合,更是以正式的礼服盛装出席,这些都是现代社交、现代礼仪所提倡和必须的。 有时,服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地位、工作性质和应负责任的标志,因此,人们的行为模式应与这一标志的要求相匹配。正象人们从未见过穿西装、打着领带的人在打高尔夫球一样,我们的教职员工也不应当穿沙滩裤或超短裙上班。 时代在前进,过去的观念也应该有些改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的穿着应当跟上时代,应当体现出“职业美”和“现代美”,穿着是一门学问,也是美的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不能不修边幅,不能让学生觉得他/她太过时,太土,太随便。建议教师们在上班走出家门前照照镜子,审视一下自己的形象包装,这并不过分。  语言 教师是吃开口饭的,教师的语言技巧也是其魅力所在。从职业角度看,教师恐怕是说话最多的了。如果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计,那么教师在一堂课上说的话足足抵得上普通人一个星期的话。 说话不仅是语言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要有“激情”。“言为心声”此话一点不假。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专业的精通溶入了语言,他/她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产生号召力。 说话清楚有力,生动风趣,思路清晰,应当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非礼勿言”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不合乎礼仪的话不要说,使用规范,正式和文明的语言,应当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语言的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言而有信实际上体现了教师的才华,体现了教师的学识,体现了教师的智商,更体现了教师的人品。 国家教委有规定,所有中小学教师必须通过普通话测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不过目前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恐怕还不现实。对语文教师这方面的要求高一点是完全应该的,而对其它学科的教师而言,就有些勉为其难了。教师略带乡音的普通话,恰恰是教师独特魅力的一部分。记得我当年就读的中学是一所小有名气的重点中学,语文老师是苏北人,数学老师是四川人,外语教师是广东出生的印尼归国华侨,他们都是学识渊博,教学水平相当高的老师,正是他们那种略带乡音的普通话,带领我们走进了科学的殿堂。多少年后,我们甚至还清楚的记得他们的口头禅,校友们模仿起他们说话的腔调,个个捧腹大笑,但这笑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怀念和敬意。 语言是凸显个性最鲜明的地方,当你听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讲起了普通话,你会有什么感觉?当你坐在教室里,每个进来的老师都用广播电台播音员般的声音语调给你上课,你能吃得消吗?若干年后,你还能记得他们谁是谁吗?  举止 请牢记,你站在以你为典范的孩子们面前。“为人师表”是人们形容教师最常用的四个字,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里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件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 加里宁说:“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所以,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人格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教师用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力地推动着学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转变。 教师在教室里,在四、五十个孩子面前天天在展示自己,怎样才能最具有魅力呢? 他/她应当会“笑”。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 这毫无疑义, 但这不等于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不苟言笑、板着面孔说话, 对学生凶神恶煞。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当笑口常开, 这样才能赢得满堂春风, 既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效率, 又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切忌道貌岸然、居高临下。教师在学生面前从来不摆教师架子, 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 很受学生欢迎。雨果曾经说过:“笑就是阳光, 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笑能使教师嬴得每个学生, 是催开学生心灵之花, 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教师一走进教室, 带着愉快的情绪, 良好的教学心理, 和颜悦色的表情, 优美端庄的仪表, 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感染力。教人必需人教。要教人,先作人,作一个笑对人生的人。学生在你的微笑中学会关心、谅解、善待他人。 他/她应当从小事做起。上课铃声响了,她走进教室,看见黑板没有擦,不声不响拿起黑板擦,擦干净了黑板,然后轻轻地提醒道,“以后值日生别忘记在上课前将黑板擦干净”,然后开始了上课;她走进了教室,看见地上有几片纸屑,她走上前弯下身,将纸屑拾起,放进了墙角的畚箕里;她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突然一位学生的铅笔盒掉到地上,学生的注意力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吸引了,她立即走上前帮助那位同学将散落的东西捡拾起来;作业本又发下来了,和往日一样,连一个小小的标点错误她也没有放过,清秀的笔迹透着她亲切的提醒;她这几天明显是病了,声音沙哑,不时地咳嗽,时不时地捂住胸口,但她没缺过一堂课,没有迟到过一次……。学生们的心灵往往是被这些不起眼的一举一动所震撼,所净化,而不是那些空洞的说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 他/她应当有良好的教态。教态就是教学姿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手势和身姿。教态(诸如表情、举动、姿态、语调、衣着等)直接影响学生听讲的情绪,因而也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讲究教态美。 讲究教态美,要自然、适度、得体,或者老成持重而不流于板滞,或谈笑风生而不流于滑稽,或潇洒飘逸而不流于矫饰,或文静雅致而不流于孤高……诸如此类的教态之美,都要结合教师个人的特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培养。 教态实际上就是一种体态语言,已经成为一门越来越引人关注的新学科。所谓体态语言,是通过脸部表情、体态、手势、步态等进行非言词性思想和感情交流的手段。体态语言在表达人的情绪、情感和态度方面,要比言词性语言更明确,更具有感染力。据国外一名心理学家测定:感情的全部表达 = 7% 言词 + 38% 声调 + 55%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中最关键的是“眼睛”,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它透射出人的内心世界。“目光交流”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原则。教师在上课时,应当将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当看着学生的眼睛。有的教师讲起课来,极其投入,眼中完全没有学生,只是陶醉在自我表达中;有的老师在听着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眼睛却看着别处,显得心不在焉,这些显然都是不可取得。目光的交流,最直接地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手势分为“无意识手势”和“有意识手势”两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无意识地理头发,摸鼻子,推眼镜,用手指蘸舌头翻书页等都属于前一种手势,结果是大大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下课就会报告“老师在这堂课上推了50次眼镜”。教师应当尽量减少无意识手势。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恐怕是指示性手势了,指示黑板上的字或墙上的挂图,指示性手势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是描绘性手势,主要是对物体形状或空间关系的描绘,这就需要比比划划。再就是启示性手势,这也是一种调动学生注意力、控制课堂气氛的手势。比如教师在讲课时常常挥动手臂,讲到兴奋处常常将手扬起或挥动。 启示性手势是教师展示个性,最具魅力之处。毛泽东主席向人民致意常常是将手长时间地高高扬起;周总理用他那曾经摔伤过微微弯曲的手臂在胸前小幅度地晃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泽民总书记向群众招手时,手心向外,五指分开,轻轻晃动,很显亲切。记得曾经看过描述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延安机场登上飞机向送行人告别的一幕,文章的题目就叫“挥手之间”:毛主席将手中的帽子慢慢地举起,在空中停留了许久,然后猛然一挥……。多少年之后,当时在场的人都忘不了这一举动。它表达了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肩负民族重任,义无返顾的决心。教师设计好自己的启示性手势,确实是展示个人独特魅力的一着。 身姿指身体的整体状态,包括立姿、坐姿和走姿。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教师在课堂上双手插在口袋里,用手撑腰,趴在讲台上,站立时抖动腿,都属没有站相。男教师坐时可以双膝稍分开,而女教师却不可,这种不雅的坐姿,常可在学生和教师一起拍的集体照中看到。其它如注意讲话的声音不要过响;不要吐沫横飞;不要吸“走烟”;不要在学生面前化妆等都是教师在学校里要时时注意的。 前苏联杰出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明确指出,行为美是更高程度的文明的标志。马卡连柯关于父母的以身作则在培养儿童少年的良好举止方面起得作用的论述是意味深长的:“你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教育他(孩子),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是如此。你们怎样穿着打扮,怎样同其他人谈话,如何议论别人,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如何看报——所有这些,无不对孩子具有重大意义。孩子能察觉语气和脸色最细微的变化,通过各种无形的途径了解你们思想情绪的变化。”人类尊严、人道主义、对周围人们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为对自己举止风度的美的关心——这就是衡量行为美的标准。 总之,新世纪的教师形象应该富有时代的朝气。这种朝气,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讲究外在的美、仪表的美、风度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整洁、得体、典雅、美观的着装,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需要。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亮相,自然而然的成为“审美的客体”,通过自己形象的示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教师的人格魅力 魅力不仅仅是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教师的优良人品,才是吸引学生最根本的原因。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目前,为数不少的教育从业者还未意识到,教师作为施教者,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往往成为对孩子一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健康人格。令人担心的也正在于此,在目前的教育界,教师缺乏人格魅力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为探讨教师与青少年的关系,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在广州市区进行了一项“教师与青少年”的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教师应具有热情、诚实、公正等人格特征,比其是否具备很好的专业素质重要”这一说法,表示“赞同”的学生占77.2%,不同意的占11.2%。可见,今天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比其专业素质更重要。 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把受教育者都当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对话。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善良与关爱 有一位姑娘,毕业后当了一名女教师。她长得很美,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会为她眼睛一亮。她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更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女教师十分喜欢班上一个名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守纪律。老师便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词,并亲吻了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 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一位低年级男孩的嫉妒,他觉得也应该让老师吻一下。他便和老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老师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小男孩说:“我觉得自己并不比罗斯差。” 女教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可是,罗斯的成绩很好,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接着说:“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我也会奖给你一个吻。” 小男孩说:“那咱们一言为定。” 小男孩为了能得到老师的那个吻,发奋学习,不多时,他的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全面发展。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很出色,他真的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 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他最高的职位是美国总统。 当年的美国人都知道这位女教师的名字,还有她最伟大的吻。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虽

[1] [2] 下一页


下一篇:师魅说(下)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